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对外开放分论坛举办在即 境内外机构期待更多开放合作的“期货方案”

  • 2025年08月13日 14:39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13日电   8月19日至20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在郑州举行。其中,19日下午设置的对外开放分论坛,紧扣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核心主线,届时将吸引全球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目光。

  自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以来,中国期货市场开放的法治根基日益坚实,跨境监管协作机制得以明确,“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通道不断拓宽。郑商所推动聚酯和油脂油料期货品种全面向境外交易者开放,首次形成了以境内价格为国际定价参考的贸易新模式。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体经济现实需求及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的复合产物。”南华期货总经理贾晓龙表示,现阶段,两类国际化路径形成互补格局:一是特定品种强化产业定价影响力,二是QF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提升市场流动性深度。

  在时瑞金融交易和销售总监James Wang看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路径充分体现了中国式开放的智慧。

  “一方面,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开放模式。通过先开放成熟的、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品种,在试点中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确保了市场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中国注重制度先行。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完善,还是交易、结算和监管体系的配套升级,都为期货市场的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James Wang说。

  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根本使命。开放的市场环境赋予企业更高效的全球资源配置与风险管控能力。

  此次对外开放分论坛将呈现一系列产融结合的鲜活样本:翱兰农业中国与东盟区总裁Himanshu Chaturvedi将分享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嘉利高全球包装部经理Gareth Lamb将带来主题为“聚酯期货期权的国际影响力”的演讲;汇丰银行环球资金管理部产品总监Danny Lim将探讨托管行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中的角色和定位;芝商所亚太区客户发展与销售服务部董事总经理Tim Smith将带来芝商所全球市场拓展策略分享。

  翱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市场合规与风控首席执行官许沙莎介绍,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路径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具体来看,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和特定品种开放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引入境外交易者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加强了市场合理定价的能力,为企业套保和期现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准入效率提升,境外交易者审批流程大幅简化,套保额度申请周期显著缩短;三是跨境交易效率提高,依托人民币计价和保税交割等创新机制,境内外市场联动更加顺畅。

  “这种‘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开放模式,既保持了市场的稳定性,又满足了实体企业对时效性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市场开放路径。”许沙莎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着独特作用。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新增期货客户41万个。其中,境外客户增长更为迅猛,较2022年同期增长63%。目前,已有来自全球39个国家或地区的交易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

  在中国期货市场持续开放的过程中,外资机构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James Wang介绍,一方面,外资机构可以直接参与境内的部分商品期货交易,特别是在原油、铁矿石、PTA等国际化品种上参与广泛,增加了外资机构的手续费收入。另一方面,中国实体经济对国际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不断上升,这为机构与中资企业的合作创造了巨大空间。此外,制度层面的进一步深化,如QFI政策放宽、外汇管理优化、保证金币种多元化,不仅降低了境外客户的入市成本,也让外资机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中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对外开放分论坛将延续高规格传统,汇聚监管机构代表,以及汇丰、摩根大通等国际顶尖投行、国内知名期货公司、跨国大宗商品贸易巨擘等相关代表。他们将围绕提升“郑州价格”全球定价影响力的实践路径与实体企业跨境风险管理的案例,共同探讨如何优化国内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路径。

  在贾晓龙看来,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是我国期货市场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进一步拉近了市场参与者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距离。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探讨更多对外开放品种的深入服务,为完善跨市场对冲网络探索路径。

  “今年,QFI可交易期货和期权品种扩容,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迎来了更好的环境。聆听与会嘉宾对整个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及监管的专业解读,是我们对本次会议的主要期待。”许沙莎说。(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