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社会与法 > 正文 >

河南杞县:编织时光的手工匠人

  • 2024年12月20日 18:36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20日电   近日,河南杞县,在夕阳斜照的温暖光晕中,吴姗姗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手指灵动,上下翻飞,穿梭于花绳之间,仿佛在编织着一个个古老而悠长的故事。她是一位手工编织匠人,更是一位传承者,用自己的坚持与热情,和丈夫刘学允一起,将祖辈流传下来的湛六绳编手艺发扬光大。

图为刘学允在编织绳编作品。
图为刘学允在编织绳编作品。

  刘学允和吴姗姗是开封市杞县阳堌镇传统技艺湛六绳编传承人。他们在传承传统绳编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绳编色彩、线材、大小、样式,让绳编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创作出来的作品色彩丰富、精致典雅、丝丝入扣,编织的服饰、头饰、装饰等工艺品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

  其绳编作品采用五颜六色的丝线,通过“结、绕、缠、编、抽”等循环有序的工序编织而成,外形美观。“编织过程十分复杂费时,每个作品的基本结构都是以一根绳从头到尾编织而成,千变万化。每个作品中包含多个繁杂的绳结,每个绳结根据其形意而命名,最后把不同的结加以组合,再配以南红、珍珠、玉石、银饰等饰物,便成为富含文化底蕴,传递民族韵味,代表和谐、美好、吉祥等寓意的饰品。”刘学允说。

  在挂满饰品的工作间,香包、锦绳、儿童项圈、玲珑香包、小葫芦等精美的挂饰,让整间屋子充满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在深入学习编织技艺的过程中,刘学允和吴姗姗感悟到,手工编织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情感。

图为吴姗姗在钻研编织技巧。
图为吴姗姗在钻研编织技巧。

  起初,面对复杂的技艺时,吴姗姗常常感到手忙脚乱。但她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反而更加刻苦地练习。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钻研编织技巧。她根据祖母传下来的各种精美的编织成品,不断模仿、尝试,双手慢慢变得灵活起来,编织的作品越来越精致。

  随着技艺的不断提高,吴姗姗开始尝试创新。她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编织中,设计出许多既具有古典韵味又富有时尚感的作品。她的作品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购买。这不仅让她赢得了经济上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她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了传统手工编织的魅力。

 图为琳琅满目的绳编作品。
图为琳琅满目的绳编作品。

  如今,吴姗姗编织的饰品已经得到市场认可,有一大批稳定客户,精美饰品常常作为伴手礼等出现在各种活动中。每天从早忙到晚的刘学允和吴姗姗,一直在尽全力满足着客户对于“私人订制”的各种需求。

  吴姗姗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编织匠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辜负祖辈的传承。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守护和传承这门手艺,它就一定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汪少冲/文图)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