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行政+司法”河南启动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协作行动

  • 2025年04月24日 09:48
  • 来源:大河网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给三个千年古树群戴上“金钟罩”,河南启动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协作行动

  “行政+司法”双向协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贯彻实施,为古树撑起坚实“保护伞”。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当天,河南省林业局联合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淮阳太昊陵、虞城伊尹祠、南阳武侯祠三地的千年古树群启动了我省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协作仪式。

  行动丨“行政+司法”为古树保护加上“金钟罩”

  古树名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等价值,是“绿色的国宝”,也是“有生命的文物”。

  河南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往往分布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它们不仅是自然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我省是古树名木大省,全省各地分布着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

  其中,在太昊陵,古树与陵庙建筑相映生辉,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起的精神象征;在伊尹祠,古树与祠堂庭院相依相守,传续着商代农耕与医道交融的智慧结晶;在武侯祠,古树与忠义碑碣交叠辉映,彰显着鞠躬尽瘁的精神丰碑。

  根据介绍,本次活动是省林业局与郑铁中院、省住建厅联合开展我省古树名木司法保护活动的开端,旨在进一步挖掘古树名木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以古树名木为依托,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后续,古树名木司法保护活动将在全省各地分期分批陆续开展,不断凝聚司法与行政保护合力,创新保护工作机制,丰富法治宣传形式,让司法守护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篇章。

  群落丨我省三个古树群率先启动司法保护协作行动

  记者了解到,率先启动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协作行动的是淮阳太昊陵、虞城伊尹祠、南阳武侯祠三地的千年古树群。

  太昊陵古侧柏群位于太昊陵景区内,陵区内古树名木众多,松柏朴榆、参天耸立,古柏夹道、遮天蔽日。现存古树名木总计133株,包括古树124株和名木9株,涵盖侧柏、刺槐、国槐等11个树种,其中侧柏占比最高(111株)。古树按等级划分为一级20株、二级94株、三级10株,部分树木树龄达1600年。2023年,太昊陵古侧柏群入选全国最美“古树群”。

  伊尹祠古柏群位于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伊尹祠内,为龙山、商、西周文化遗址,魏固堆西汉墓群面积10000平方米,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伊尹是中国最早的庖人,中国烹调术从他开始,他是厨师的鼻祖;现有古柏183棵,位于伊尹墓园四周,最大胸围3米,挺拔苍翠,林深葱郁,名柏有鸟柏、鸳鸯柏、母子柏,罗汉柏等。2023年,伊尹祠古柏群入选全国最美“古树群”。

  武侯祠古树群位于南阳武侯祠内。此处武侯祠始建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有近1800年的历史,1963年被列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内共有古树210株,其中500年以上树龄19株(一级古树),300到500年72株(二级古树),100年到300年119株(三级古树),其中侧柏占90%以上,其它有银杏、楸树等,树龄最长1株楸树达1700年。(记者 刘瑞朝)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