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1日电 从持续三个月的人文盛宴引爆全城,到短视频基地跻身全国前十;从黄河岸边的小村庄变身网红打卡地,到“幻乐之城”的名号响彻省内外……中牟文旅公司自2024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以轻资产运营为“巧劲”,短短一年间就让中牟的文旅版图焕发出令人惊叹的活力。
“我们成立的初衷,就是要让中牟的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用轻资产模式撬动资源整合的最大效能。”该公司总经理王小媛直接道出公司发展的核心思路。其业务主管吴静补充道:“从大型活动到乡村振兴,每一个项目都在试着回答一个问题——如何让游客记住中牟,让中牟人热爱家乡。”
多元活动引爆市场,城市IP再升级
“我们始终聚焦‘中国中牟·幻乐之城’城市IP的打造,让文化在活动中活起来。”王小媛介绍,2024年公司联合三联生活传媒打造的“小城之春·人文风土季”,用三个月的论坛、演出串联起中牟的文化脉络,让中原文化与现代城市气质碰撞出独特火花。
在流量引爆方面,公司与新华社合作的“秀我中国·年度秀”郑州中牟站活动颇具代表性。“我们邀请了5位社会名人和20余名网络达人深入景区采风,相关话题线上阅读量破亿,直接带动方特、只有河南等景区曝光度大幅提升。”吴静介绍。结合本地特色的“夏日吃瓜大会”,更让“西瓜之乡”的名号响彻周边省市,成为激活夏日文旅市场的“强心剂”。
精品线路串联全域,新媒体赋能文旅传播
“年轻群体追求的不仅是打卡式游览,更在于能够‘沉浸式’体验乡村叙事。”王小媛表示。基于这一洞察,公司深挖官渡古寺的人文历史,将其打造为“宝藏目的地”。
针对年轻客群精心设计的29条一日游线路,其命名本身即具备吸引力——“逃进兔子的白日梦”蕴含童话般的乡野意趣,“邂逅夏日莫奈花园”则将田园景致喻为印象派画作;6条两日游线路巧妙整合草莓采摘、星空露营等体验项目,夜间经济的融入更让夜晚焕发光彩。这些线路如同丝线般串联起14个乡镇的特色资源,实现了田园风貌与潮流元素的有机融合。
为提升区域文旅资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公司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当起“种草官”:在沉浸式攻略中融入村民的暖心故事,短视频镜头捕捉晨光中的麦田与暮色里的灯笼,精准契合年轻群体“说走就走”的出行诉求。“我们不仅是线路的创造者,更是‘中牟式’生活美学的传播者。”王小媛强调。
影视文旅成增长极,基地跻身全国前十
影视文旅融合是公司的另一张“王牌”。“中牟鼎革短剧拍摄基地已建成17大主题场景,还整合了全域300多个特色取景地,剧组来了就能拍。”王小媛透露,基地日均接待2-3个剧组,累计服务超300个团队,出品作品60余部,鼎革影视基地更在第14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上入选“全国微短剧基地TOP10”。
目前,已有40余家影视公司与基地达成长期合作,2.5万名从业者在此创作。“影视带来的不仅是流量,更让中牟的街巷、村落成为镜头里的‘网红地标’,实现了‘影视取景地’到‘旅游打卡地’的转化。”吴静补充道。
农文旅绘就乡村振兴图景,九堡村成示范样板
在乡村振兴领域,“雁鸣湖九堡项目”堪称典范。“我们以‘寻宝黄河·艺品九堡’为主题,把闲置农房改造成‘黄河咖啡’‘黄河羊肉面’‘黄河的泥’等八大特色业态,村民通过自主经营、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其中,实现收入增收”王小媛介绍。
该项目创新推出的“村理人”计划,吸引12名返乡青年参与运营,全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成为28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2025年我们要建‘黄河1元茶馆’,开发研学课程,让九堡成为黄河流域的乡村振兴样板。”九堡项目运营主理人冯雅森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人文活动到影视基地,从精品线路到乡村振兴,中牟文旅公司以轻资产模式撬动资源整合,让“幻乐之城”的名片愈发闪亮。“作为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与平台支撑,我们将立足新区禀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将新区打造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创意活力迸发、业态丰富多元的文旅融合新高地。”王小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