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

跨年迎新,河南多地吹响“古风集结令”

  • 2024年01月02日 14:52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郑州1月2日电 (记者 刘鹏)2024年元旦假期,古都、故都资源丰富的文化大省河南,跨年迎新活动文化味儿十足,多地上演穿越大戏,开启古风、国风新体验。

  在商都郑州,“巍巍亳都熠熠新年”2024郑州国际商都跨年文化节活动连日上演。这场穿越3600年的奇妙之旅中,3D光影秀不仅再现了商代城垣和宫殿的气势磅礴,市民还可一览杜岭方鼎、兽面纹铜方鼎、金覆面等商代文物。

图为“2024郑州国际商都跨年文化节”活动现场。马健 摄
图为“2024郑州国际商都跨年文化节”活动现场。马健 摄

  无人机跨年秀的精彩上演,带领人们穿越时空之门,来到商城起源,看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科技与历史交融,绚烂的无人机灯光让厚重的历史铺陈成一幅华美画卷,在墨色的天空徐徐展开。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穿越盛唐洛阳年”文旅活动为游客和市民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大餐”。

  12月31日晚,素有“隋唐第一门”之称的洛阳应天门外人山人海,烟花、汉服,使得迎新氛围瞬间拉满。身着古装的“仙女”们翩翩起舞,游客们纷纷按下快门,将这场穿越到盛唐的浪漫定格在相机中。

图为洛阳应天门唐风演出。李珂 摄
图为洛阳应天门唐风演出。李珂 摄

  当晚8时起,一场长约4个小时的跨年夜直播如约而至。这场直播以隋唐洛阳城景区为背景,通过唐代女子“洛书”的视角,将明堂《神宫乐舞》、“神都仙女团”送福等环节串联起来,盛世隋唐气象渐次呈现。

  “三步一个‘公主’、五步一个‘贵妃’,不仅线上火爆围观,身在洛阳的我,看到线下同样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有网友在直播平台留言。

  在八朝古都开封,为让游客感受浓厚宋韵,在穿越大宋来跨年活动中,开封各景区场馆为游客带来上百场精彩演艺,《包公迎宾》《王员外招婿》《岳飞枪挑小梁王》等全天候轮番登场。在开封府景区,“包公断案”等精彩演出不断,包公带领展昭和四大侍卫在府内外巡视并不时与游客互动。

图为“包公”与游客互动。梁伟 摄
图为“包公”与游客互动。梁伟 摄

  不仅在景区,开封市图书馆内,一场“千年宋韵——宋词与宋画的绝美邂逅”的展览也引发关注。“当宋词遇上宋画,这是一场绝美的邂逅。”对于此次展出,当地表示意在打造感受宋文化的路径,让人们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经典永流传。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豫见许都”大型实景演出活动假期间在曹魏古城南城门、曹丞相府上演,通过官渡之战、横槊赋诗、八美献舞等精彩演绎,呈现出壮丽与柔美交融,激情与诗意碰撞,带领游客梦回三国。

  在漯河,贾湖遗址向世界讲述了9000年前人类文明奇迹,境内出土的贾湖骨笛更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假期里,当地举办了“穿乐九千年——中华古代音乐复原专题展暨2024漯河市新年民乐赏听会”。以贾湖骨笛与陶埙、陶鼓、陶缶、陶响器相结合,展示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文明最初的乐歌,旨在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讲述文物故事。

  有听会者感言:“当悠扬的骨笛声响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聆听九千年前的天籁之音,感受那份古老而神秘的音乐魅力。”

  据1日晚河南省文旅厅官网发布的消息,三天假期,河南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613.7万人次,旅游收入78.7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旅游人次增长23.3%,旅游收入增长28.9%;与2019年同期相比,旅游人次增长13.4%,旅游收入增长9.7%。

  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召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2024年元旦假期期间,河南省文旅市场势头强劲,全省各地推出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色文旅跨年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特别是郑州、开封、洛阳等地纷纷以穿越为主题,推出了系列国潮古风沉浸式演绎、角色扮演游戏和互动体验文旅项目,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相结合,让游客身临其境,穿越时空,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品味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张召鹏认为,有了元旦假期的预热,随之而来的春节期间河南省文旅市场将持续火爆,这将为今年河南省实现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突破年”打下良好的基础。(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