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

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

  • 2023年04月17日 11:24
  •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 责任编辑:李新贺

  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 关于河南和年轻人,看看参会作家怎么说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杜倩雯 刘永恒 张晶晶 陈曼

  4月15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采访了前来参会的多位作家,关于读书,听听他们怎么说。

  刘震云:我们河南人写的诗怎么样?

  4月15日,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现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作主题演讲,其间刘震云“凡尔赛”问梁晓声:“我们河南人写的诗怎么样?”扫码看刘震云主题演讲的完整视频。

  东西:我也想争取更多的读者

  东西,本名田代琳。“任何一个作家在创作时,心底都会有一个读者的形象,他是一个可能会发生变化的综合体。”东西认为,读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小众而专业的,承担着鞭策者的角色,磨砺作家,可以促进小说的进步。另一种则是大众的,作家更像是服务者,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两种读者都很重要。”东西说。

  “我也想争取更多的读者。”东西的变化在《回响》中表现明显,“所以,我采用了推理的外壳,写人心,写人性,探究我们的心灵。”

  葛亮:借饮食中的中国文化密码,描绘时代画卷

  “饮食就是中国文化体系里的文化密码,中国人的道理都在‘吃’里。”葛亮的《燕食记》就是借助中国文化密码,从粤港两地的美食切入,沿着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与薪火存续,见证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描绘时代的雄浑画卷。

  此外,葛亮对河南青少年的寄语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格局,也会提供更多机会,让我们与有趣的灵魂相遇相知。希望各位青少年朋友,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多读好书。”

  梁晓声:河南不仅是产粮大省

  还是奉献优秀精神食粮的大省

  “河南不仅是产粮大省,还是奉献优秀精神食粮的大省,河南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为数最多。”梁晓声表示,这次来郑州,他看到郑州的变化。“有了国际大都市的感觉。”他以欧洲类比,郑州这样的城市,在欧洲国家,是除了首都之外的超大型城市。这让他联想到河南的人口、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感受到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都要注重提高写“平凡”的能力,把寻常生活虚构成乐读的故事,拍成人们喜欢看的影视作品,这对河南的当代文学在河南文化传播中、河南当代文化塑造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艾伟:在文学上河南作家创造力旺盛

  艾伟常年在江浙一带工作生活,河南这片土地对于艾伟来说有些陌生,而对于河南的历史和文化家园,他侃侃而谈。说起浙江与河南人的交集,艾伟说:“浙江人和河南人渊源颇深,历史上有东晋‘衣冠南渡’,大批河南贵族到了江南,到了浙江,另外南宋也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南迁。所以我想浙江人中有非常高的比例来自河南。”艾伟称赞河南文化深厚,是中原文化中心之地,在文学上河南作家创造力旺盛,创作了一批文化底蕴深邃的作品。

  在采访中,艾伟寄语青少年:“希望你们热爱阅读,特别是文学作品,文学储存了人类经验。阅读文学作品总是可以见证自我,让大家从小就有自我的反省意识,从而有尊严地生活。文学作品总是能找到我们前行的力量、安慰以及温暖。”

  孙晶岩:要了解中国历史,必须了解河南

  孙晶岩认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要抓住最能代表社会现实、最能触动人心、老百姓关注的东西。而这样的题材往往都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事项。从某种意义上,报告文学承载着记录历史的职责。

  当聊起自己与河南的渊源,孙晶岩称,自2002年第一次来到河南后,她曾3次到访河南。她说,很多人的根脉都在河南,必须认识到河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必须了解河南”。

  王跃文:我想写出中国人的样子

  “我想写出中国人的样子,包括他们的神貌、精神、气象、性格。”当代作家王跃文的一部《家山》,被称作“微缩的故乡原风景”,作家的创作被他的故乡滋养起来,成为其作品的底色。

  王跃文说,乡村中国是最大意义上的中国,这是由其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和几千年深厚的文化根脉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了乡村就写好了最大意义上的中国和中国人。

  王跃文说,图书盗版是很不好的事情,但也是对好作品的另类“奖赏”,《家山》出版不到一个月盗版就出来了。最近,出版社在某地查获了一个储藏大量《家山》盗版的仓库。

  笛安:母亲的身份改变了创作基调

  自己已是复杂世界的一部分

  笛安讲述了自己在成为母亲后,创作基调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成为母亲前,我的叙述人格就是一个少女,拼命告诉别人‘其实我懂很多,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复杂,但你们都不要小看我’。但是有了女儿之后,我好像自动成了那个复杂世界的一部分,叙述的整个基调就不一样了。”

  此外,笛安认为,如今年轻人的文学作品偏好变化很多。“我最初写作时接触到的年轻读者,比较欣赏文学作品中模糊或不那么确定的东西,但或许是受社会环境压力和价值观变化的影响,当代年轻人更想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找寻确定性。”

  魏微:我们都是芸芸众生

  文学的功能就是为普通人立传

  “照我的理解,小说本来就是小人物的历史。我们都是芸芸众生,绝对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文学的功能就是为普通人立传。”魏微说。

  此外,作为一名女作家,魏微认为自己在描写女性人物时会更懂女性。正如有人可怜《烟霞里》女主人公不懂风情,未经历爱情,但魏微却说:“年轻的时候谁懂爱情?爱情是个抽象词汇,本身就是个无解题,会困扰所有的痴男怨女。人在年轻的时候,是很容易为这东西上头的,懵懵懂懂,谈恋爱也是瞎谈,我这是过来人的经验,可能也是大多数人的经验。”

  柳建伟:主旋律是多样化的

  河南人柳建伟,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实际上,全世界的文学、影视或是别的艺术,都是多样化的。我们原来有个提法,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主旋律永远都是多样化的,要解决的问题是(写作者)能力的问题。”

  提及河南作家作品时,柳建伟表示,河南籍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厚重结实的。“写人时注重讲故事,人物群像都塑造得很好,故事讲得非常中国化,这是河南作家的特点,也是我们的优势,将来是河南文学能够继续独领风骚的法宝,还需要再坚持下去。”

  “我们的根是很强的。”柳建伟说,河南是文学强省,十届茅盾文学奖中,河南籍获奖作家有9位,数量居全国之首,文学豫军备受瞩目。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