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6月23日电 “熟手针车工月薪4000元左右,工资计件结算,按月足额发放,工作时间灵活!”近日,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赵庄村澳鑫箱包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光辉向各村妇女主任介绍招工情况。

何光辉是有着15年行业经验的“箱包老手”,2019年,他从义乌返乡创业,在双庙乡政府的扶持下创办了这家箱包公司,主要生产足浴包、收纳包、旅行包等产品。如今,该公司年产值超500万元,带动40多名本地女工稳定就业。
“咔哒咔哒……”车间里,工人们灵活地将五彩的布料送入针脚,手腕轻轻一抖,针线便如游龙般穿梭。
“咱公司订单稳定,货源充足,销路也不愁。”何光辉指着车间里堆得整整齐齐的成品说,“下一步要扩大厂房面积,急需招工,今天乡里把招聘会直接开进车间,可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去了!”
为解决企业“用工荒”,双庙乡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举办“车间招聘会”,组织全乡32个村的妇女主任和有就业意向的群众走进生产车间,实地观摩箱包生产流程,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为村民“牵线”就业岗位。
“时间自由还能顾家,回去了给俺村姐妹们宣传宣传,能来干的话也能增加一份收入。”双庙乡杨树郭村妇女主任孙琼琳说。据了解,活动现场有10余人达成了就业意向,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缺口。
这场招聘会是双庙乡优化企业服务、促进群众就业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双庙乡创新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个管理区1个固定投资项目、每名科级干部招引1家企业、每名中层干部贡献1笔税收、每个村落地1家企业或合作社、每名村干部招引1名产业工人),全面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从项目审批到落地投产的“一站式”代办服务。今年以来,双庙乡已帮助10余名毕业生与本地企业达成就业协议,实现“毕业即就业”,已成功招引企业15家,落地14家,培育产业工人222名,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我们储备了充足的建设用地,配套210万元项目资金,可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厂房,实现‘拎包入驻’。”双庙乡党委书记郎晓豪表示,他们将重点围绕食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轻工业制造等产业开展精准招商,通过“以工代训”提升村民就业技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和“照顾家庭”两不误。(侯楠楠/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