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28日电 “幽兰空谷,自吐芳华。”古人艺兰,以集野兰为主要。而今在伏牛山深处,千年兰韵正焕发新生。一个以人工栽培繁育为核心,涵盖展览、交易、民宿、文创等多元业态的特色蕙兰产业集群正在孕育形成。
近日,洛阳栾川县蕙兰产业盛会创下线上、线下2.43亿元交易额,带动综合收益2.6亿元,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当地蕙兰产业的实力。

“五区联动”绽放富民之花
暮春时节,走进栾川县合峪镇蕙兰产业园,只见近百栋日光玻璃温室错落排列。蕙兰展示交易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民宿兰花庭院、兰舍酒店有序布局。园区内,人群熙熙攘攘,或赏兰、品兰,或选兰、购兰……谈笑间,一盆盆蕙兰“名花有主”。
蕙兰是中国兰花中的“名门望族”,被誉为“国兰之魂”,而栾川正是其重要发源地之一。2021年,“栾川蕙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成为洛阳继“洛阳牡丹”之后第二个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林木花卉品种。
过去,兰农们只能在自家小院搭起简易兰棚,靠经验和运气种植,收益微薄。如今在园区,政府搭台、兰家唱戏,技术培训、交易展示成为常态,还有许多农户通过寄养、代卖等方式参与分享兰花产业的收益。
“以前单干,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跟着园区干,收入翻了五倍!”农户周鹏飞的200平方米智能兰棚里,自动遮阴、智能控温设备让蕙兰保持最佳生长状态。在不远处,80后主播李艳艳正对着镜头直播带货,她的直播间日均浏览量过万,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云上兰市”。
2024年以来,合峪镇通过打造“一带一园五区八村”产业布局(沿明白河打造蕙兰产业经济带,形成种植培育、民宿庭院、配套产业等五大功能板块,八个特色兰花村分布其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兰花产业链体系。湖北、浙江等地百余家养兰大户入驻园区,发展“寄养代卖”“入股分红”“质料加工”等多元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村家庭参与,户均年增收超10万元。

“精准育兰”开出科技之花
在蕙兰科研中心,数万个组培苗培养皿整齐排列,科研人员仔细观察着蕙兰组培苗长势情况。日前,栾川与河南科技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组建“蕙兰产业研究院”,并已成功突破蕙兰科技组培技术,第一批10万株组培苗正加快生产。
“我们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目的就是更好保护野生资源,实现精品兰花大规模培育,使单株成本降到百元以下,让更多高品质栾川蕙兰将‘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产业效益。”合峪镇党委副书记闫辉说。
与此同时,栾川还与郑州大学博士团队达成合作,主要专注于蕙兰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成果将应用于高端美妆产品开发;花期调控技术的探索,也将让蕙兰在重要节会期间“准时绽放”,使蕙兰产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千年兰韵”孕育文旅之花
在蕙兰文化产业园的民宿兰花庭院里,游客们围坐在一起,体验着屈原制香、苏辙点茶等沉浸式项目;文化博览中心内,《栾川蕙兰》书籍详细记载着从宋代文人赏兰到现代产业发展的千年传承;“幽兰墨韵”中国画展上,100幅名家作品以艺术笔触诉说兰之雅韵;“寻香解码共生触摸千年兰心”研学路线,则让学子们在培育兰苗、临摹兰谱中感悟君子品格。
兰花精酿、兰花茶饮、兰韵团扇等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随着蕙兰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AAA级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6万人次。目前,园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一片兰叶诉说历史,一朵兰花连接古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未来,我们将从兰花科技、兰花文化、兰花旅游方面进一步发力,让园区成为国内最有知名度的蕙兰文化产业区。”栾川县委相关负责人说。(李秀一 罗代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