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锻造超硬材料产业“中国芯” 郑州高新区推动产业集群加速成形

  • 2025年10月24日 15:24
  • 来源:中国新闻报
  • 责任编辑:经晓佳

  金刚石作为超硬材料的代表,素有“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之称,是高端制造、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全球金刚石产业格局中,“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已成为共识。数据显示,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是中国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的重要发源地和集聚区。

  近年来,超硬材料被列为郑州20条重点产业链之首,成为该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招。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依托超硬材料产业积淀、创新动能优势,在项目引进、平台建设、人才集聚、科技金融、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超硬材料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集群加速成形,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升级。

郑州市第二十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暨第二届宝石琢磨工技能大赛开赛现场。郑州高新区总工会供图
郑州市第二十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暨第二届宝石琢磨工技能大赛开赛现场。郑州高新区总工会供图

  技术创新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需求,河南超硬材料企业始终将核心技术突破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向金刚石领域的技术“天花板”发起冲击。

  位于郑州高新区的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耐克”)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该公司技术总工程师张太和介绍,“高端机械的加工需要高硬度、耐高温、高精密的‘刀具’,以前因为没有掌握高端超硬刀具技术,致使高端装备行业转型升级困难。”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持续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人工合成高品级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不仅给中国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推动中国超硬产业迈上新台阶。

富耐克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调试设备。王佳宁 摄
富耐克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调试设备。王佳宁 摄

  从高强度黑色立方氮化硼研制成功,到超耐磨高速精加工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成功上市,再到超精立方氮化硼聚晶切削刀具推向市场……富耐克对行业关键技术的频频突破,成为企业树立品牌价值的“王牌”。

  “目前富耐克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优势。独特的技术、严格的制造理念、精益求精的工艺流程和对品牌的全方位塑造,成为我们制胜市场的底气。”富耐克董事长李和鑫表示,如今富耐克不仅是世界领先的超硬磨料、超硬复合材料、超硬刀具、培育钻石制造商,也是磨削方案、切削方案及技术的提供者,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遍及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磁吸效应”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回顾郑州超硬材料历史,1963年,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在此诞生;1965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第一台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在此问世,实现人造金刚石的规模化合成;1966年,这里又研制出第一颗立方氮化硼……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磨所”)堪称中国超硬材料产业的“摇篮”。

  如今,在三磨所展厅内,一系列高精产品琳琅满目:可精确“剪裁”大尺寸晶圆的“划片刀”、可磨出镜面光洁度的“硅片减薄砂轮”、可在头发丝上开槽的磨刀具砂轮……

三磨所中国第一台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王佳宁 摄
三磨所中国第一台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王佳宁 摄

  “过去这些产品我们都依赖国外进口,经过技术攻关,如今我们自己的产品已经远销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三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高亮表示,公司定位为超硬磨具、精密特材等结构性应用系列产业化平台,旨在持续扩大国机金刚石公司在超硬材料及制品领域的优势,巩固其产业链链主地位。

  在深厚的产业根基下,目前郑州高新区已集聚超1800家超硬材料重点企业,拥有行业内70%以上的中高端创新资源,形成以超硬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为引领、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支撑、以超硬材料生产装备研发制造为基础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构建起“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的产业链条,产业磁吸效应初步显现。

  在郑州高新区的中科粉研(河南)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钻石“生长”车间,一台台培育钻石生长腔整齐排列。该公司董事长冯建伟介绍,他们不仅能“种”出璀璨珠宝,更积极拓展产业链下游,其研发的金刚石芯片散热基板已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和雷达芯片等领域。

  “这里是一片沃土,我们希望通过河南超硬材料产业的优势,让更多的半导体企业能用到国产产品。”冯建伟言语中透露出向高附加值产业领域延伸的雄心。

  瞄准行业“痛点” 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短短两年时间,我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离不开工会对技术人才的全方位支持,特别是各种技能比武和培训对我帮助巨大。”富耐克公司加工制造部部长罗衍博表示。

  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郑州高新区搭建的多元创新平台,推动劳模工匠与技术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协同发力,带动一批创新人才和骨干员工成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排头兵”,为超硬材料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力。

  “近年来,围绕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大局,郑州高新区总工会依托产业链,密集建立产业(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郑州高新区总工会主席谢连生表示,有了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会,不但延伸了服务触角,更为全区超硬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立足技能培训和人才培育,郑州高新区总工会多点发力,助力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谢连生称,聚焦超硬材料产业工人的科技创新和专业技能提升,工会精准开展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开展“师带徒”“匠带兵”行动,建立全链条全周期创新协作机制和创新工作室联盟,持续放大集群效应和创新效能。

  “就金刚石产业来讲,河南省在上游的生产制造环节处于优势地位,但在培育钻石领域的切割打磨方面,目前中国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较少,产业链仍不完善。”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首席运营官陈耿指出,当前高端产品开发与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如何破解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平台服务短板?

  针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郑州高新区总工会的指导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发挥其师资力量,开展包括钻石切磨班、珠宝鉴定班、电商培训班等培训工作,将计划与郑州、南阳、商丘等地的技工学校、珠宝学院联合办学,为培育钻石工匠赋能。

  2024年11月,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在郑州高新区上线。该中心致力于通过行业供应链资源整合和数字化交易体系建设,打造集线上交易、共享库存、线下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产业链环节正不断打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超硬材料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陈耿说。(刘锐)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