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三门峡湖滨区:“4+1+N”治理模式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 2025年09月24日 11:5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4日电 “在家门口就能问政策、解难题,这‘板凳夜话’比啥都实在!”“多亏了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家里干净了,我们心里也热乎乎的!”

  连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街道马坡村“板凳夜话”听民意、槐树洼村“巾帼助老”传温情,用“暖心润心”的举措激活基层治理活力,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这背后,是湖滨区以创新治理模式破解基层难题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湖滨区将“4+1+N”治理模式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全区97个村(社区)书记、218名包村干部、617个综治网格员、102个一村(格)一警,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定期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对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97个乡贤组织凭借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影响力,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了解群众需求和想法;共青团、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459人“N”类社会补充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服务,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同时,今年6月,湖滨区综治中心分批为全区187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威望突出的乡贤代表颁发聘书,并鼓励受聘乡贤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规宣传、民情民意收集等基层治理工作,助力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自推行“4+1+N”治理模式以来,湖滨区整合资源,凝聚多元共治合力,97名村(社区)书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构建长效机制,成功化解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1102件;218名包村干部通过“甘棠议事”制度处理纠纷157件;617名综治网格员借助系统精准上报风险隐患,化解大量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102名一村(格)一警筑牢治安防线,预防“民转刑”案件发生;97个乡贤组织、187名乡贤化解多起历史遗留问题;新业态群体中的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化身“移动哨兵”,与人大代表、物业协会成员等构筑基层治理立体防线。各支队伍通过治安联防、风险联处等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作战,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街道)、矛盾不上交”。

  “我们将建立常态化专业培训体系,提升队伍人员的履职能力,同时,明确乡贤组织、‘N’类补充力量的权责边界与参与路径,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湖滨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赵颖)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