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3日电 “我们现有梨树500余亩,果品产量平均亩产达8000斤,每亩经济效益均产值达2.8万余元,年收入150余万元。”日前,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磁钟乡寺庄村玉森香梨种植园区,负责人段瑜小心翼翼地查看每颗果实的生长情况。
这位被乡亲们称为“80后新农姐”的星推官,每年8月下旬梨树采摘期格外忙碌。“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已通过订单销售和网络销售,将玉露香梨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梨子成熟时,不仅有收购商上门采购,还能批发到全国各地,销售渠道十分畅通。”段瑜介绍说。
如今,段瑜的梨园已进入第9个年头,达到丰产期。园内基础设施完善,已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段瑜还积极带动周边农户,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树苗,周边农户通过种植玉露香梨,每户每年增收数万元,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
说到“星推官”,源于今年湖滨区开展的“寻美湖滨·星推官”评选活动,段瑜凭借在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电商销售方面的创新实践成功当选。“星推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段瑜说,“我要用我的镜头,让更多人看到湖滨区农业的新变化。”
近年来,湖滨区坚持“因地制宜、稳中有进”的原则,大力发展都市农业,重点打造磁钟和交口富村两大千亩蔬菜园区。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95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140亩。随着该区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壮大,富村千亩蔬菜、玉露香梨、富刚扁桃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同时,该区还鼓励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并推动3个绿色食品完成续展认证。
为推动文化旅游与特色资源有机结合,湖滨区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以省级特色旅游乡(村)为龙头带动,开发湖滨区生态游、研学游、乡村游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多处沿黄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特色园区,通过“政府+合作社+专业企业”的运营模式,建成多家特色民宿,形成“民宿+”形式的多种融合运营模式,文旅融合发展呈现多业态。
从磁钟乡的千亩梨园到高庙乡的窑洞民宿,从中流砥柱博物馆到角古东小镇,湖滨区正以“一坝一院一馆一场一园一街区”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新动能。正如段瑜所说:“当梨花盛开时,我看到的不仅是美景,更是乡亲们眼里的希望。”(爨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