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12日电 (李海珠)蝎子,被称为“五毒之首”,因长相可怕、尾钩有毒,一般人见了都敬而远之。而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坤一蝎子养殖基地,蝎子成了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致富密码”。
9月9日,走进洛阳国浩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浩养殖),潮湿温热的空气扑面而来。“蝎子喜潮怕干,最佳饲养温度在35至38摄氏度之间。”该公司负责人侯晓丽一边查看蝎子的生长情况,一边介绍其蝎子养殖的“生意经”。

据《本草纲目》记载,蝎子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近年来,随着其药用价值的挖掘,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工养殖迎来良机。目前,洛阳有3000余家蝎子专业养殖户,年产成品蝎超800吨,规模居全国前列,占全国外销总量的八成,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供应体系,主供医药和食用两大市场。
“蝎子养殖具有季节性,6月至9月是用款的集中期。2019年6月,由于养殖规模扩大,蝎子采购、设施升级等需求集中爆发,公司面临夏季资金周转压力,急需资金支持。”侯晓丽回忆称,正是因为蝎子养殖的季节性,很多银行无法办理这种特殊贷款,多亏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的“产业贷”,帮助其申请特殊贷款,这才解决季节性资金缺口。
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西工区支行客户经理晋静静介绍称,当时国浩养殖的年销售额约300万元,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结合实际情况,晋静静为其制定特殊贷款方案,精准匹配110万元额度,满足了该公司在关键节点的资金需求。
在获得融资支持后,国浩养殖抓住市场机遇,持续扩大养殖规模、优化产业链条,拓展销售渠道。经过数年发展,该公司目前年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元,实现了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式增长。

同为养殖大户的张跃松是洛阳市伊川县有名的“养鸡专家”,他从事蛋鸡、“青年鸡”养殖已有25年的时间。2000年6月,张跃松借款3万元,购买了3000羽雏鸡,开始了其家庭养殖蛋鸡的尝试,2012年,他在伊川县成立了同德养殖厂。
“鸡有种鸡、肉鸡和蛋鸡之别,蛋鸡按生长周期又分为雏鸡、‘青年鸡’、产蛋鸡。”张跃松称,“随着养殖条件、环境的逐步改善,饲养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存栏从3000羽、1万羽,增加到4万羽。”
为了扩大规模再发展,2014年,张跃松通过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伊川县支行的“产业贷”为该养殖厂做资金储备。
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伊川县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最初贷款5万元,到目前贷款80万元,“产业贷”助力张跃松的养鸡产业稳步扩大。据了解,该养殖厂年供应160万羽“青年鸡”,为周边100余人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客户覆盖半径300公里。
近年来,在农村市场金融服务方面,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坚持开展“百县千镇万村”服务活动,搭建“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力争自上而下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同时,该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市场调研,对其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开设特色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融资需求。
“截至今年6月底,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涉农贷款结余达104.87亿元,较年初新增5.61亿元,涉农贷款保持稳步增长。”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邮储银行将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让金融“及时雨”惠及万千农户,助力增产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