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杞县阳堌镇:党建赋能花生产业发展

  • 2025年07月31日 16:13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近年来,河南杞县阳堌镇锚定县委、县政府“12355”发展思路,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用“产业链”串起“增收链”,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赋能、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产业发展“红色路径”。

  建强堡垒,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该镇坚持将党组织建设贯穿花生产业发展全过程,构建起“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带头”的三级组织体系。成立花生产业振兴专班,推行“1+N”包联机制,11名科级干部分包33个村级党支部,每个村级党支部再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由骨干党员担任网格员,形成“专班统筹、支部落实、网格兜底”的三级联动格局,实现了从政策贯彻到落地执行的无缝衔接。

  为破解资源瓶颈,该镇主动对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种植“示范田”,成功引进“鲁花8号”“花豫16”等高油酸品种,推动品种升级。在孟寨村的“田间党课”上,农业专家与党员群众围坐田埂,把实验室里的育种技术转化为“土办法”“金点子”,让科研成果扎根田间地头。实施“绿色生产”工程,党员干部带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让花生种植既保产量又护生态。目前,该镇花生良种播种覆盖率达95%以上。

  链上发力,打造集群发展“增长极”

  该镇坚持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打破企业边界,设立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创新“四链协同”模式,引领多方协同参与花生产业发展。定期召开政企对接会、行业交流会,让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商精准对接,推动花生从“原字号”向深加工产品升级。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示范带动三措并举,建成300亩以上示范基地16个,花生规模化种植率达96%,推动花生产业种植集群发展。

  惠民增收,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该镇坚持“产业发展惠及于民”,通过“党建+技能+就业”组合拳释放民生红利。依托“主题党日+产业观摩”活动,常态化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花生高产技术课堂”等专题课程,累计培育种植能手600余人、高素质农民1500余人次。产业兴旺带动就业增收,周边乡镇7000余人变身“花生经纪人”,从事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年人均增收超2万元。

  一粒花生激活了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如今,阳堌镇已经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全镇32家收购企业年交易量达40万吨,交易额34亿,业务覆盖直径达300公里。每到收购旺季,2000余台运输车辆往来穿梭,200余人在镇内务工,116家餐饮服务场所生意红火。花生产业园核心区有龙头企业6家,年深加工花生产品4.5万吨。其中世纪春、佰泉两家企业生产的花生米不仅卖到全国,更出口到了东南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们用实践证明,一粒小花生也能带活一方经济。”阳堌镇党委书记郑巍说,下一步将聚焦“阳堌花生”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花生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让更多农民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程培焱 郑继朋)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