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1日电 “以前村里晚上黑乎乎的,村室连个广场都没有。现在不仅硬化得平平整整,还装了路灯,跳广场舞、带孩子玩都方便。”近日,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圉镇镇天池洼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村民张凤霞带着小孙女在跳广场舞。几位老人谈话间道出了这个村庄的蜕变。
近年来,在圉镇镇党委的带领下,天池洼村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实施“阵地提升计划”,将废弃校舍改造为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这里设有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矛盾调解室等8个功能区,日均接待群众超30人次,成为全村最热闹的“民生会客厅”。
针对农村党员教育“水土不服”问题,该镇党委创新构建“双轨教学”体系,邀请杞县县委党校讲师开展政治理论“必修课”,邀请农技专家按需开设“田间选修课”。课程结合农时灵活排期,采用“理论+实操”模式,让党员坐得住、学得会。今年以来开展电商运营、特色种植等实用培训50余场,共培育出26名持证“新农人”,带动全村发展特色种植380亩。
天池洼村基层治理也迎来创新变革。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里,由两名党员、两名群众组成的理财小组逐张审核支出票据,每笔款项都标注用途、经手人,这种“阳光理财”模式已监督整改15项不规范问题。同步推行的“周三说事”制度更成为干群“连心桥”,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问题协商与矛盾调解,全年化解土地纠纷、家庭矛盾9起,群众满意度达100%。
着眼“一老一小”需求,该镇党委统筹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规划建设的老年食堂将与卫生室联动提供定制餐饮服务,还配备助浴、康复设备。在村文化广场上,由该镇财政补助、村民筹劳建设的儿童游乐设施即将开工。
走在天池洼村,新硬化的道路两旁太阳能路灯次第延伸,燃气管道铺设紧张施工中,墙上绘着乡村全面振兴图景的民房错落有致。在党建引领下,曾经的“冷清村”变成充满烟火气与幸福感的“幸福里”,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刘高远 宋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