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杞县天池洼村:从“冷清村”到“幸福里”

  • 2025年07月11日 15:21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1日电   “以前村里晚上黑乎乎的,村室连个广场都没有。现在不仅硬化得平平整整,还装了路灯,跳广场舞、带孩子玩都方便。”近日,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圉镇镇天池洼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村民张凤霞带着小孙女在跳广场舞。几位老人谈话间道出了这个村庄的蜕变。

  近年来,在圉镇镇党委的带领下,天池洼村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实施“阵地提升计划”,将废弃校舍改造为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这里设有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矛盾调解室等8个功能区,日均接待群众超30人次,成为全村最热闹的“民生会客厅”。

  针对农村党员教育“水土不服”问题,该镇党委创新构建“双轨教学”体系,邀请杞县县委党校讲师开展政治理论“必修课”,邀请农技专家按需开设“田间选修课”。课程结合农时灵活排期,采用“理论+实操”模式,让党员坐得住、学得会。今年以来开展电商运营、特色种植等实用培训50余场,共培育出26名持证“新农人”,带动全村发展特色种植380亩。

  天池洼村基层治理也迎来创新变革。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里,由两名党员、两名群众组成的理财小组逐张审核支出票据,每笔款项都标注用途、经手人,这种“阳光理财”模式已监督整改15项不规范问题。同步推行的“周三说事”制度更成为干群“连心桥”,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问题协商与矛盾调解,全年化解土地纠纷、家庭矛盾9起,群众满意度达100%。

  着眼“一老一小”需求,该镇党委统筹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规划建设的老年食堂将与卫生室联动提供定制餐饮服务,还配备助浴、康复设备。在村文化广场上,由该镇财政补助、村民筹劳建设的儿童游乐设施即将开工。

  走在天池洼村,新硬化的道路两旁太阳能路灯次第延伸,燃气管道铺设紧张施工中,墙上绘着乡村全面振兴图景的民房错落有致。在党建引领下,曾经的“冷清村”变成充满烟火气与幸福感的“幸福里”,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刘高远 宋红丽)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