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一条航线“链”全球!郑卢“空中丝路”托起中原开放腾飞梦

  • 2025年06月15日 11:27
  •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责任编辑:李新贺

  蓝天为卷,银鹰作笔。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指出,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自此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河南对外开放擘画新蓝图。

 2014 年 6 月 27 日,“郑州 - 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图为傲然屹立的“郑州号”全货运飞机。 资料图
2014 年 6 月 27 日,“郑州 - 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图为傲然屹立的“郑州号”全货运飞机。 资料图

  8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创新探索“双枢纽”模式,推动“空中丝绸之路”从“串点连线”向“组网成面”转变,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通达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6月1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8周年之际,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召开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座谈会,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口岸办等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河南省机场集团、河南航投集团、寰宇通达控股集团等单位以及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郑州航空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6月11日,郑州航空港召开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座谈会
6月11日,郑州航空港召开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座谈会

  走进郑州机场北货运区,满载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的卢森堡货航全货机正整装待发,36小时后即可抵达欧洲腹地。高效快捷的航线背后是郑卢合作的“双枢纽”战略成果——以郑州为亚太物流中心、卢森堡为欧美物流中心,创新打造中欧互联互通的“空中桥梁”。

  经过8年发展,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已成为河南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名片,构建起“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运营格局,常态化运营8条洲际货运航线,覆盖欧洲、美洲、亚洲24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卢森堡货航借助中国大市场,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年均盈利增长率达到139%,世界综合排名从第9位跃升至第5位。目前,卢森堡货航在郑货运量已突破120万吨,带动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跻身全球前40强,通关效率连续多年领跑全国。

  以经贸合作为突破口,豫卢合作正快速拓展至金融、人文等多个领域。

  2024年3月27日,卢森堡文物精品展在河南博物院拉开序幕,憨态可掬的人面陶罐、晶莹剔透的琉璃瓶、酷似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的双耳酒瓶、比手机还大的要塞堡垒钥匙……丰富的展品充分展现了这个“小而美”国度的悠久历史。

  6月12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与中豫航空集团共建的卢森堡研究中心在郑州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家以卢森堡为研究对象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也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卢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卢森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郑卢‘空中丝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智库、高校、企业强强联合,能够为制定对外策略、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认为,卢森堡研究中心可推动“空中丝绸之路”深化航空产业行业研究、政策适配、推广宣传的全链条建设。

  去年以来,卢森堡金融推广署金融推介会、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可持续债券工具和可持续金融业务培训会等活动相继在郑州举行;亚洲首条直飞卢森堡的国际客运航线和卢森堡首条洲际客运航线——郑卢客运航线成功开通;我省首只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发行;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合作成果的相继落地,标志着郑卢合作进入深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

  “从一条航线到一个生态圈,郑卢合作正在书写新的合作范式。”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郑卢“空中丝路”已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通道、发展联动的坚实桥梁、联结友谊的宝贵纽带,双方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合作成果斐然,两国人民友谊不断深化。

  2024年6月8日,中豫航空集团与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在郑州签署《空中丝绸之路中马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商业支持谅解备忘录》。今年1月7日,马来西亚瑞亚航空“郑州—吉隆坡”航线航班密度由每周3班增加至每周6班,一季度累计执行65班,完成货运量4304.4吨,其中近半数是水果,品鉴级榴莲、凤梨、椰子等纷纷“打飞的”来到河南。

  以郑卢合作为样板,借鉴其成功经验,“双枢纽”模式已复制到郑州至匈牙利布达佩斯、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沙特利雅得、泰国曼谷等国际航空枢纽。郑州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58条,通航国际地区达到47个,通航国家达到31个,形成覆盖亚、欧、美三大经济区的航线网络。

  在“双枢纽”模式引领下,郑州机场加快发展航空货运,货邮吞吐量自2017年以来实现多次跃升,接连突破60万、70万、80万吨大关。今年前5个月,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5.7万吨,其中国际地区23.9万吨,同比增长45.8%,占比67.1%;郑州航空口岸保障跨境电商商品9.1万吨,同比增长130%,保障国际快件0.7万吨,同比增长11.3%。

  郑州机场日益增长的货邮吞吐量和不断织密的航线网络,既是郑卢“空中丝绸之路”由“串点连线”向“组网成面”转变的鲜活见证,更是河南以航空经济撬动全球资源、深化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

  随着机场三期、中国邮政航空枢纽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如何进一步提升郑州机场枢纽能级,巩固郑卢“双枢纽”建设成果,高质量建设郑州航空港“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是摆在全省面前的重大课题。

  中豫航空集团肩负着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主力军的职责使命,其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夯实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谋划建设布达佩斯海外货站试点,积极对接海外机场运营管理项目,实现服务出海、数据出海、管理出海;提升规则标准“软联通”,加强货运体系标准化建设,推进电子货运平台和电子订单应用推广,促进境内外政策衔接和标准对接,与布达佩斯航空共建货站操作标准规范,筑牢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发展底座。

  “以郑卢‘空中丝绸之路’为桥梁纽带,我们将推动豫卢之间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领域深化合作交流,促进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新联通”。省商务厅对外开放办副主任贾春奇表示,该厅将联合郑州航空港举办专项推介活动,推动豫欧企业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支持河南企业赴欧洲建厂设点;同时,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组织企业参展欧洲知名展会,建设海外仓,实现双向贸易扩容。

  站在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工地上,塔吊林立间,总投资48亿元的超级货运枢纽雏形初现。空中网络越织越密,开放之门越开越大,郑州航空港,这座正在崛起的新城,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托举起内陆开放新高地的腾飞之梦。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合作之桥越架越宽……郑州航空港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已经具备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示范区的独特优势!”座谈会上,与会专家纷纷建言献策,为郑州航空港下步发展明确方向、梳理举措。

  由“先导区”到“示范区”,其背后是河南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开放高地的信心和决心。

  “建议海关总署支持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扩区设立陆港片区和空港片区,建议国家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郑州航空港将以编制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契机,将“空中丝绸之路”示范区建设作为重点方向和内容,通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发展试点,进一步强链补链,加快打造中国的航空大都市和全球供应链节点。同时,对标国际标准,依托十大片区联动开发,加快推动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港联动”,强化临空偏好型产业培育,在高质量发展中打造临空经济创新高地。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郑州航空港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处副处长孟晓慧建议,郑州航空港要高水平建设和复制推广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模式,力争早日建成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区域的“双枢纽”节点网络,构建自主可控的国际航空物流供应链。

  安全是口岸运营的生命线。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四级调研员王文玉建议,在进一步完善口岸体系的基础上,郑州航空港要建立健全口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联动机制,制定和落实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口岸安全防控措施,保障口岸安全顺畅运行。

  省交通运输厅多式联运办公室副主任卢旺林提出,郑州航空港要加快推进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密切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间的航空物流合作,打造链接东南亚的“空中丝绸之路”示范工程。同时根据国际贸易形势,合理规划布局建设新的国际航空货运“双枢纽”。

  高质量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做大做强产业是重中之重。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永苏认为,郑州航空港应锁定航空制造、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核心产业,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加强链式招商,全力引进全球龙头企业。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物流通道的拓展与完善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鹏建议,郑州机场要加密“郑州—布达佩斯”货运航线航班,让中欧之间的物流运输网络更加密集,并进一步提升中欧跨境电商国际物流运输效率,为国内企业进军欧洲市场提供坚实物流后盾。

  郑州大学教授李燕燕认为,加快构建开放高地,人才是关键。郑州航空港可通过政策创新和产业配套,推动高素质人才引进与专精特新企业集聚于此,培育全要素创新生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良性循环,吸引国际一流人才来港区创新创业,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以航空为名,因枢纽而兴。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市场的区位优势,正推动郑州航空港成为链接双循环的新的战略支点。随着与会代表的深入交流,一幅以郑州航空港为开放龙头的河南发展蓝图愈发清晰。

  “中原特区”将以枢纽为翼,沿着“空中丝绸之路”振翅高飞。这片747平方公里的热土,正在用“一条跑道飞蓝天”的实践,书写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河南答案”。(本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利国 杨亚坤 王访贤/文 徐聪/图 实习生 林志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