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4日电 (李海珠)“截至目前,本届展会已有科尼、德力西电气、SEW、弗兰德传动等3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报名参展,其间将不间断举办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及购销集中签约仪式等专题活动,搭建起一个高水平的国际技术合作与商贸对接平台。”近日,在第十届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长垣起重博交会)启幕前夕,中新网对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联合进行专访。

据了解,长垣起重博交会是以工业起重装备为主的专业性展会,自2014年以来已举办9届,在业内被誉为“全国起重行业风向标展会”。本届展会由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长垣市起重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主办,旨在为国内外起重机企业搭建一个展示新技术、新成果的平台。
李联合称,在长垣培育发展起重装备产业的四十年间,当地已集聚起以卫华集团和河南矿山为龙头的起重整机及配套规模生产企业1300多家,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善的门桥式起重机械制造基地。

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和“小巨人”企业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累计授权专利达22165件……李联合表示,长垣始终把传统制造业创新提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多措并举推动传统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长垣以‘一转带三化’为抓手,深入推进数字化赋能工程,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引领、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李联合称,长垣坚持对标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现有216个省级以上创新型平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3.5%,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长垣起重机械产业基地。
同时,长垣建立多方参与的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件、河南省著名商标95件,数量均居全省县(市)第1位;坚持以标准倒逼质量,辖区企业还参与制(修)订522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被认定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首批技术标准创新联盟,被评为全国门桥式起重机械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逐步确立高品质品牌形象。
在人才战略层面,长垣通过“互派驻、双挂职”与高校院所、金融机构以及长三角、大湾区等先进园区开展人才交流合作;支持卫华集团等企业设立“科创飞地”,探索“总部+生产基地在内、研发机构在外”经营模式;针对企业需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中原大工匠”,培育引进院士5名、博士50余名、各类高级专业人才8000余名,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那么如何助力企业“品牌出海”?李联合认为,这要做到建强平台和精准服务两手抓。
“我们建设中国出口起重机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保税仓库、电商产业园等开放服务平台,畅通企业‘走出去’渠道。”李联合介绍,目前长垣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合作营销网点已超120个,卫华集团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检测互认协议,产品出口范围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举办长垣起重博交会则是精准服务、提升开放能力的“关键一招”。李联合称,该展会连续两届签约金额均超70亿元,不仅为企业“出海”提供更多机会,也为制造业发展方向创造更多可能。
此外,长垣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合作开展国际业务培训,利用其资源优势助企“出海”;还组织企业参加国际会展,打造长垣起重国际知名品牌形象。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国际先进,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李联合表示,将充分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打通产学研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推动起重装备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