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24日电 (李颖)为解决物流行业发展成本难题,12月24日,数字货运支付融资平台和“物流贷”融资产品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郑州航空港区)正式上线。

物流行业发展难,难在哪儿?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河南省物联)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鹏指出,一是“开票难”,二是“融资难”。
据悉,2023年12月,“物流行业线上税收管理系统”在郑州航空港区上线试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货运司机线上完成临时税务登记、缴纳税金、开具增值税数电发票等。货车司机开票不再难,河南省物流行业税收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河南破解物流行业发展“融资难”奠定了基础。
今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简称《方案》),鼓励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在此背景下,河南省物联联合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在郑州航空港区物流行业税收服务试点的基础上,研发数字货运支付融资平台并推出“物流贷”融资产品。
据了解,数字货运支付融资平台和“物流贷”融资产品,开创性地把“税收试点”所产生的数据赋予增信价值,企业可以此为“抵押”,从银行获取所需贷款,是河南省响应《方案》降本增效要求的积极探索。
“数字货运支付平台和‘物流贷’金融产品,真实考虑了我们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前者的运费代发板块操作便捷,真正考虑了我们客户使用的便利性;后者有效解决了物流企业的融资难、账期长和垫付资金压力大的难题。”郑州华夏易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郅英武表示,这有利于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次多方强强联手,搭建起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桥梁,将有效破解物流企业回款账期长、运费垫付压力大等一系列现实难题,为我区乃至全省物流行业和枢纽经济高质量、快速度、超常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试运营期间,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将为“物流贷”授信总额4亿至20亿元,运行成熟后预计可达百亿规模,极大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