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试金石”。近年来,河南长垣立足“二次创业”新发展阶段,紧抓改革创新这一关键“硬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建设的“新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推行“志垣+”帮办代办,优化政务服务。制定出台《长垣市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志垣+”帮办代办实施方案》,成立“志垣+”帮办代办工作专班,组建“志垣红”帮办队伍和“志垣蓝”代办队伍,设立企业开办、社会保障、工程建设、不动产等专业领域咨询帮办岗,打造集引导、指导、辅导、疏导、安导等“五导”一体的志愿服务团队。截至目前,共开展帮办代办服务390余次。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信用长垣”名片。在河南率先打造“信用审批示范大厅”,梳理全市政务服务事项适用“信用承诺制”384项,推行“你承诺,我就批”审批模式,对诚信主体实施“信用+容缺”“信用+告知承诺”等便利服务。持续推进“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市场主体提供信用修复、信用核查、信用咨询等服务,累计帮助企业信用修复160余次,信用核查60余次。
提前公示招标文件,保障公平竞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提前公示的通知》,规定招标人在正式发布招标文件前至少3日在长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进行提前公示,不仅让潜在的投标人、利益相关方以及社会公众及时了解项目的背景、招标内容等信息,还帮助招标人进一步完善招标方案,从源头上减少因招标文件引发的质疑投诉,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银企合作对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充分发挥蒲慧金服平台“桥梁”作用,今年以来共开展银企对接活动32场,助企获贷468笔23.94亿元,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长垣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及工作专班,设立5个工作组开展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政策宣讲集中走访调研活动。累计摸排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他经营主体共计8.2万家,有融资需求企业589家,累计授信5.32亿元。
实施“分阶段施工许可”,助力企业快速开工。为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流程再造、环节优化,实施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让企业自主选择,通过三阶段、两阶段或一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助力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提前进场施工,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达效。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下一步,长垣市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从行政审批、法治建设、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出实招,见真招,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李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