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0月11日电 10月10日,天蓝云白,在海拔470多米的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峪里村的南岭上,一排排整齐的葡萄大棚十分抢眼,村民李伟章在自家的葡萄园里忙着采摘、装筐、运输,整个收获过程有条不紊。

“我家的3亩葡萄,今年差不多能摘9000多斤葡萄。”李伟章介绍,按照今天整园收购的价格8元每斤,自家的葡萄毛收入超过72000元,扣除24000元的投资,每亩地纯收入大概有16000元。
2022年,峪里村党支部委员李中森、监委会委员常建中几个人一起到江苏考察妮娜皇后种植技术,并按照每棵35元的价格购进了一批优质葡萄苗。
“我们购买果苗、建设大棚、铺设滴管……一亩地投资超过20000元,当年我们6户一共发展了16亩。”常建中介绍说,由于投资大,大伙儿都把葡萄苗当成宝贝,多次到陕西“取经”。从栽植、管理、修剪到施农家肥、有机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敢松劲儿。

妮娜皇后葡萄具有果粒大、颜色艳、糖度高等特点,是国内葡萄市场的“顶流”。近两年在三门峡市陕州区、示范区、灵宝市等地开始种植,主要销往江苏、上海和东北地区。
“整园(收购)8块钱的价格已经是今年的最低价了,(国庆)节前(李)松柏家的葡萄收购价是16块钱,两亩地就买了120000块钱,可羡慕人啦。”李中森一边说着,一边把李松柏叫了过来。他们6家,谁家摘葡萄另外5家都要赶过来帮忙。
说起葡萄种植“诀窍”,李松柏介绍,并不是所有的妮娜皇后葡萄都能买上高价,葡萄脱青最关键。先要给葡萄套上里面黑色的纸袋,50天后摘掉纸袋铺上反光膜进行上色,颜色好才能卖上好价钱。
“咱们这里的葡萄品质好,含糖量都在20度以上,最高的有24度,商品果能达到70%以上,期待与这里种植户进行长期合作。”上海客商张志华说。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三门峡主会场活动当天,大营镇峪里村的妮娜皇后葡萄一串就卖了60多元。国庆节前后,有不少本村和周边的农户陆续来峪里村参观学习,准备引进种植。
近年来,大营镇在持续打造城村沿黄葡萄种植基地的同时,通过支部办合作社、党员干部带头等方式,先后在峪里村、寺古洼村建成高山葡萄庄园,全面壮大特色葡萄产业。
“截至目前,我们大营镇共种植葡萄20余个品种2400多亩,预计今年葡萄产量可达4800吨,产值9600万元。”大营镇党委书记田炜表示,下一步大营镇将重点围绕大营麻花、城村葡萄、吕家崖石榴、寺古洼苹果等品牌,发挥党建示范带动作用,做强做优“一村一品”,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李东强 卫晓兵/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