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18日电 9月16日,随着河南平顶山郏县大田玉米进入灌浆后期,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一行4人来到薛店镇狮子口村王利峰种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边察看玉米、花生的长势,边向农户讲解增产增收的诀窍。

今年51岁的王利峰是薛店镇狮子口村的农民,也是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其流转的1000多亩农田一半都是高产攻关田。
“明年记得玉米种植实行宽窄行,缩小株距,全部铺上滴灌带,扩大水肥一体化面积,这样既便于通风采光,适时灌溉,又能分次追肥,单产再增加100斤没问题。”查看完长势,郏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黄俊伟向王利峰分享了“诀窍”。
王利峰虽是当地有名种粮大户,但几年前种地的经济效益他却并不满足。为此,他通过多方考察,引进鼎优151、强硕90、联创839等优质玉米品种,在郏县农业科技专家的指导下,改进播种方式,增加播种密度,并借助北斗系统精准把控玉米株间距,所种的玉米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苗齐苗壮。
郏县农业农村局还为王利峰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配备了一台自走式喷灌一体机,实现水肥一体全自动化,既省时省力省人工,又做到科学供应。据王利峰介绍,水肥一体化的运用,一亩地可节约生产成本100元以上。
王利峰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是郏县以科技助力,为秋粮种植插上“智慧翅膀”的一个缩影。
郏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高标准农田面积近53万亩,占总面积65万亩的81.5%,秋粮播种面积47.8万亩,其中玉米30万亩。近年来,该县加大技术投入,在化肥减量、土壤改良、良种引进、节水灌溉、粮食高产等技术上下功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该县农业农村局专门成立农机、植保、水肥等技术服务队,60多名农技人员奔赴各乡(镇)、村,指导群众开展秋作物管理,保障秋粮丰产、农户增收。
据郏县农业农村局预测,今年该县高标准农田内的玉米、花生、大豆亩产分别在1200斤、800斤、400斤以上,玉米比普通田地亩均增产300斤以上,花生、大豆亩均增产100斤以上。(王自行 黄俊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