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17日电 近日,走进周口川汇区淮河路街道刘新庄村牛牛草莓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依次排列,棚内一垄垄鲜红诱人的草莓长势喜人,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运,现场一派繁忙。
牛牛草莓基地现有草莓大棚36个,占地40余亩,育苗占地30余亩,日常雇工100余人,年产值约300万元,今年计划扩建大棚60亩、育苗40亩。
“我家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一年能得到分红和土地租金,平时我在这帮忙也有工资,昨天我采摘了70多筐草莓,能挣100多块呢。”该村农户李海艳一边算着细账,一边忙着采摘草莓。
据该基地创办人牛前进介绍,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基地改良了品种,进行了草莓的更新换代,引进的章姬草莓、红颜草莓等品种开始量产。未来,基地还将计划开展亲子采摘等活动,建设城郊型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基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为了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步伐,淮河路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原则,采取“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种植大户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群众致富,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刘新庄村为中心的草莓种植、以南徐村为中心的瓜果种植、以牛滩村为中心的蔬菜种植等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淮河路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推动特色农业“加速跑”,为乡村振兴添动力。(韩志刚 牛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