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9日电 8月8日,在位于文博中心的河南省襄城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处,不少“准大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簿等资料前来办理助学贷款,襄城县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培正向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家长讲解相关政策。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委托各县(市)区学生资助中心办理,向高等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助学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就学期间的学费、住宿、生活等费用问题。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长贷款期限是22年,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学生既不用付利息,也不用还本金。毕业后,还可以享受最长5年的本金偿还宽限期。
今年22岁的刘申申刚刚拿到了吉林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就来到助学贷款办理处,顺利申请了2万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今年他的妹妹也顺利的考入了大学,虽然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困难,但同时支付两个大学生学习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是让刘申申的家庭感受到了压力。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有所增加。将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年的贷款额度提高到不超过16000元,研究生每年的贷款额度提高到不超过20000元。
随着一份份高校录取通知书将陆续寄送至“准大学生”手中,襄城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也迎来高峰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通知书同时附带一张“有温度”的彩页——学生资助政策宣传页。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顺利入学、安心上学的保障;生源地助学贷款,也让襄城学子梦想不再有“负”担!
据统计,截至8月8日上午10点,襄城县助学贷款已办理合同数2494份,发放助学贷款3245.86万元。(刘苗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