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24日电 (李海珠)初筛去杂、水洗静置、剔除瑕疵……近日,在延津县朱佛村面粉厂的生产线上,麦粒历经六道工序磨粉后传出阵阵麦香,工人们忙着将生产的面粉打包运输。

图为朱佛村生产出的面粉。延津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延津县地处中国小麦黄金生产地带,是全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素有“中国第一麦”的美誉,朱佛村是该县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过去,农民的小麦销售途径有限、链路不通,收益欠佳。为充分利用当地优质小麦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在朱佛村创立一家面粉厂成为当务之急。
“建厂的初衷就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面粉厂收购优质小麦每斤会高出2分到5分钱,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朱佛村包村干部李俊伟表示。
起初,资金紧张、技术欠缺和市场开拓成为面粉厂发展的障碍。得益于金融贷款和政府支持,朱佛村通过引进先进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线上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线下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使面粉厂的品牌知名度得到提升。
如今,朱佛村的面粉不仅在本地小有名气,还远销至东北地区以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直播间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最多一天可达到2000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