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8日电 连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河南淅川县降雨量增多,7月14日该县厚坡镇遭遇罕见暴雨袭击,短时间内降雨量激增,导致部分低洼区域迅速积水,防汛形势严峻。
面对刁河、前河、塘堰河三大河流与周沟、立新、岗西、王营、王沟五座水库构成的复杂水系及近期持续偏多的降雨量,厚坡镇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汛指挥部,迅速集结镇村两级党员干部、民兵预备役及志愿者队伍,形成防汛抗洪突击队奔赴防汛一线。

谈起7月14日被救助的场景,厚坡镇唐庄村77岁独居老人王克兰仍记忆犹新。
“13号下了一天雨,到14号下午五六点雨突然大起来,我吃罢饭迷迷糊糊在床上睡着了。”王克兰回忆道,14日19时左右,唐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菅民和几位党员来到家中把她叫醒,当时天色渐黑,她被扶出屋子走到院里时,哗哗流进来的水足有20厘米深。
当时,村支书带队,负责该区域的防汛网格员、党员来了,镇上的专业消防救援人员来了,载满抽水泵、帐篷、沙袋、三轮板车、手电筒、方便面等应急物资的车也及时赶到。
“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电闸扒下来,防止雨天漏电,群众的生命安全比啥都重要。”李菅民说,村里的防汛值班员看到村头南庄桥的河水没过了桥面,立即意识到有险情,一边拉响防汛警报提醒村民,一边联动村部展开救援。
20时,王克兰等几户房屋低洼进水较多的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23时,在多部门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下,积水渐渐消退。
“老嫂子,下午5点左右可能还有雨,你把屋里收拾停当还上前院吧,有啥需要记得一定给我打电话。”7月16日,李菅民再次来到王克兰的家里,提醒她时刻注意天气变化。
据李菅民介绍,唐庄村有7个自然村,其中6个自然村有11个低洼点,重点帮扶人群有47户128人。每个自然村都设有5至6人的防汛小组,每个小组有24小时值班巡逻人员和突击队员,一旦发现汛情立即响应,抢险在前。

闻“汛”而动,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做好防汛应急救援准备,这是淅川县各乡镇面对汛情的承诺和生动写照。
面对汛情,淅川县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对重点河段、水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测,在重点部位、险工险段预置大型排涝车、大中型排涝机具、冲锋舟、铲车挖机、应急发电机等设备400余台(艘),备足编织袋、砂石、救生绳等救援设备,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报告险情、处置险情。同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调集抢险物资,确保防汛抗洪工作有序进行。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堤坝”。(赵明媚 赵甫 王蕾/文 李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