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闷热,然而,一踏进位于汤阴县产业集聚区内的中粮面业(安阳)有限公司办公大楼,顿觉凉气袭人,与室外形成鲜明对比。
“凉爽原因不是因为空调,而是由挂面车间烘干产生的冷水降温所致。”中粮面业(安阳)有限公司面条厂厂长吕杰介绍,得益于能源综合利用管理系统的“指挥和调控”,实现面粉和挂面生产中的冷热联产,让余热得到有效回收,冷能得到综合利用,制冷效果竟然堪比空调。
中粮面业(安阳)有限公司设计产能年加工小麦60万吨、年加工面条6万吨,于2023年11月建成投产。能源综合利用管理系统是该公司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体现,此项目凭借卓越的绿色创新实践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省级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也是安阳市唯一入选项目。
面条生产加工过程中有一项重要工序是用热风对湿面条进行烘干,传统的烘干办法是通过燃煤、燃气的方式加热水,用产生的热风对面条进行烘干,循环过的热风就排掉了,以致耗能较大且造成了能源浪费。而通过能源综合利用管理系统把厂区内的热能收集经过热泵机组回收转化为高温水,免费为烘房提供高温热能,每年可节约资金371.21万元。
“能源综合利用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余热的收集再利用,还可以实现冷能综合利用和冷凝水回收利用。”吕杰说,热泵机组在回收热能的过程中产生的冷水可用于办公区域的夏季制冷,冷凝水经过过滤处理后供后勤扫地车使用,每天大约可以节约80吨水,每年可以回收冷凝水2.5万吨。
当前,该系统已实现全自动控制、无人值守运行,在电脑上和手机上都能操作,通过各个系统内安装的温度传感器等自动化仪表可以使温度保持动态平衡。
吕杰算了一笔账:该系统比使用民用空调每年节省费用约371万元;每吨面条烘干成本相对于传统蒸汽烘干降低50%;每年可节约标煤19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363.85 吨;每年还可节约水源2.5万吨。从能源综合利用管理系统带来的综合效益可见,绿色低碳转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绿色技术和管理模式,为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安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