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6月25日电 “这些在古代只有天子诸侯等有身份的人才能使用,现在伊川仿古青铜器把这个做成能实用的酒器很有意义。”近日,伊川县葛寨镇烟涧村青铜小镇“铜钰缘展厅”来了“一商一文”两个客人,他们对展厅内可以喝酒用的“爵杯”和“小何尊”颇感兴趣。
位于伊川县葛寨镇的烟涧村,有“中国仿古青铜器第一村”之称。该村1/3的农户从事仿古青铜器生产销售,是国内最大的青铜器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目前,烟涧村拥有一定规模的仿古青铜器公司26家,专业加工户180余家,年产值达到1.6亿多元,实现盈利3000多万元。2011年,该村的“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盛夏时节,走在青铜小镇上,随处可见一人多高的青铜司母戊大方鼎和各种造型的青铜器实物。随意走进路边的一家青铜展示馆,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垂髫少年,都能把青铜器的故事一一道来。
在一家青铜模具制作间,几位五六十岁的女性村民正在用传统工艺“失蜡法”浇筑模具。据了解,烟涧村青铜器加工行业从业人员千余人,很多是女性村民,她们收入三千到五六千元不等。

周长海是周鼎仿古工艺公司的创始人,他在长期的青铜器加工实践中,把古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使产品的仿真度、精细度不断提升,同时提升的还有产品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目前,该公司制作的青铜器除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外,还被河南博物院、湖北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等百余家博物馆收藏。
围绕青铜产业发展,烟涧村的研学活动自开展以来,每天都会吸引县内外不少中小学生来此感受青铜文化的魅力。

“这个箱子里面的冰糕怎么不会化呢?”展馆内,前来研学的中小学生纷纷对能盛放各色冰糕的四方形青铜器箱子产生好奇。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他们对古人专门用于冷藏食物的柜子——“战国曾侯乙铜冰鉴”有了充分的了解,纷纷感慨“古人真的是太聪明了”。
青铜梦千年,相遇在烟涧。面对未来,伊川县葛寨镇党委书记庄坤杰表示,力争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把烟涧村建设成国内独一无二的青铜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同时,通过外地人才引进和本地人才培养,引领产业走品牌化、科技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让伊川仿古青铜更溢彩,村民的日子更美好。(葛高远 王雪凌/文 谷帅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