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6月11日电 6月8日,正值端午假期第一天,信阳市知联会会员、信阳农林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方志宏作为十三里桥乡学堂岗村的名誉村长,邀请信阳市布艺非遗传承人方德英、信阳市剪纸非遗传承人高本功到学堂岗村大别山红色研学基地做非遗进乡村活动。

图为方志宏(左)和方德英在大别山红色研学基地展示成果。
据了解,学堂岗村大别山红色研学基地由方志宏创建,是践行方志宏作为名誉村长对村民的承诺——至少一年在四大节庆(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举办非遗进乡村活动的实践基地,旨在培养村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做非遗的保护者、挖掘者、传承者。
活动中,方志宏向村民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香包制作非遗技艺、戴香包的讲究等内容。随后,高本功、方德英分别介绍了非遗剪纸技艺——剪五毒,端午香包种类、粽子形状香包制作技巧等内容。

图为高本功在现场传授“剪五毒”技艺。
在剪纸、端午香包制作体验及品尝粽子活动环节,高本功和方德英走到村民中间,耐心细致地传授非遗技艺。村民们分成两组,兴趣盎然地学习香包制作及剪纸技艺。随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五毒、香气四溢的粽子形状的香包就做好了。村民们把香包佩戴在胸前、展示着剪纸成果,喜笑颜开。
此次活动传承和发展了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了村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们将持续开展非遗进乡村活动,让每一位想了解非遗文化的村民都可以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中,让非遗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方志宏如是说。(信阳农林学院知联会/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