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淅川县:生态修复绘就美丽河湖新画卷

  • 2024年06月04日 16:30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6月4日电   当下,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汤山湿地公园,已很难寻觅往昔采矿区的痕迹,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淅川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图为工作人员在对水体进行保护。(资料图)淅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工作人员在对水体进行保护。(资料图)淅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淅川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区域曾高达125万亩,且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库区周围,植被覆盖率低、生态基础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淅川县林业局局长梁虎兵说道。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县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的路径,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合同造林、民办水保等方式,形成治理主体多样化、投入来源多元化、全社会护生态的格局。

  “通过市场化运作、合同化造林的模式,我们与造林队签订合同,要求包栽、包管、包活,验收合格后再由国有公司连管3年,确保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才能获得收益。目前,造林成活率均达到了95%以上。”梁虎兵介绍。

  据悉,淅川已累计完成投融资35.8亿元,先后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5.15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38.2万亩,新造林合格面积连续16年位居河南省前列,环库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1.7%,水土保持率达80.11%,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河南省美丽河湖。

  为让青山绿水“底色”更亮,除了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淅川县还通过加强消落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进一步发挥湿地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据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王志斌介绍,保护区采取水系连通、生境营造、植物群落修复等措施,累计修复湿地50万余亩,栽植各种适生耐水植物40万余株。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目前,淅川已监测发现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2023年,丹江湿地迎来越冬水鸟2万余只,其中,青头潜鸭已连续5年稳定前来越冬,湿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全球“生物多样性100+”典型案例。(申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