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5月31日电 麦浪滚滚,机声隆隆。5月28日,在周口沈丘县周营镇马营村田间,收割机在麦田中来回穿梭,秸秆打捆机紧随其后,农人们忙着将收获的小麦运输晾晒,一派忙碌景象。

“我今年种植小麦400多亩,因为去年新添置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现在‘三夏’大忙不再忙了。”周营镇马营村的种粮大户王银行说,这几年他先后投入40多万元,购置了大型收割机、飞防植保机、旋耕机、播种机等现代农业新装备,并还建了烘干塔。就连他家中26岁的儿子王乾坤也通过技术培训成了“玩”农机的“好把式”。
“割台调低点”“作业匀一些”虽然王乾坤已经是一把好手,王银行还是会对他进行提醒。
“当前正值小麦收获的关键时期,我们成立了522人的农机应急服务小分队22个,为夏粮生产保驾护航。”据沈丘县农机发展中心主任刘涛介绍,沈丘县农机发展中心还在高速口、国道、省道出入口设立跨区接待站,为他们在沈丘作业提供便利。同时,沈丘县农机发展中心还积极与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保障收割机转运顺畅,提高了收割机的使用效率。
据了解,今年“三夏”生产,沈丘县计划投入各类农业机械2万多台(套),联合收割机2651台,其中引进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482台。目前,所有农业机械已经陆续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开展作业。
为切实做好今年小麦跨区机收接待工作,该县在22个乡镇(办事处)设立18个机收服务点,根据各乡镇(办事处)的小麦成熟情况为机手提供机收时间,提供各乡镇的农机维修人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为各机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三夏”工作顺利开展。
“现在我们跨区来沈丘作业,都由当地农机部门统一调度,统一分配,信息比较准确,经常是这一片刚干完或是没干下一片就约好了。”来自山东的农机手孔红军对于这种统一调配表示支持,“机收效率提高了,一天能收100多亩,钱也挣得多了。”(谢辛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