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长垣市赵堤镇:水墨赵堤 诗意栖居

  • 2024年05月23日 17:3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5月23日电   近年来,长垣市赵堤镇以打造“水墨赵堤 诗意栖居”为目标,以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为着力点,全力推进自建房建设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基建公服、融合发展特色农文旅产业,村中的老屋旧居、民俗文遗等资源日渐延伸发展为“四园”、民宿、文旅阵地等振兴支点,未来式“三美”乡村的模样正在鲜活呈现。

图为乡村俯瞰。张雪岩 摄
图为乡村俯瞰。张雪岩 摄

  坚持一个理念:系统思维

  “自建房管理工作,从表面上看‘审批的是自建房’,实际上‘落实的是村庄规划、管控的是空间布局、提升的是村庄风貌、锤炼的是干部作风、建设的是和美乡村、提高的是村庄治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将自建房管理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事项之一。”赵堤镇党委书记王学明说,“摸着石头过河,更要坚定信念、创新方法、精心落实。”

  面对推行改革试点的新形势和任务,赵堤镇迅速掀起宣传高潮,通过条幅挂、广播讲、微信转、召开村民大会专题宣讲、现场观摩交流引导等举措,组织镇村干部、法律顾问持续加大对村民建房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解释和引导工作,不断巩固“先申请、后审批、再建设”的理念和依法依规建房意识。

  在广泛宣传的同时,该镇积极发动镇村干部带头、党员群众引领、示范村庄带动,主动规范建房、拆除危旧房屋、腾退公共空间,鼓励各村将自建房规范管理和整治的相关规定纳入“村规民约”中,干群共治,守住自建房规范管理“责任田”。

  实现一个目标: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特色规范。“建筑风貌方面,我们融合了徽派建筑和中原传统民居特色,融入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并尊重村庄的自然肌理,保留人文元素、古树名木、古迹老屋。”王学明介绍说,通过打造规范有序的乡村风貌,还原心目中的田园乡村模样。与此同时,赵堤镇充分利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腾退出土地,大力推进“四园”及停车场建设,补齐基设公服建设短板。几年间,村中房子拆旧建新腾退土地建成停车场,空心院落整理变为花园、菜园、果园,老屋通过修旧如旧变为村史馆、农家书屋,老房子里规划起了民宿、茶吧,空地上建起健身器材,各个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2023年“五星”支部创建中,全镇30个行政村中有24个村被评为“生态宜居星”,占比达80%。

  乡村产业不断壮大。深挖土改政策“含金量”,积极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利用宅改收取的有偿使用费作为启动资金,探索实施“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机制,把土地、林地、厂房等资源,通过转让、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转化为股本。同时发动村内技术人才、经济能人,分享经验和技术知识,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共享经济成果。涌现出了新东、大浪口、后小渠、东朱家、前冯家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乡村振兴星级示范村。其中,赵堤镇大浪口村利用盘活村内的宅基地和闲置坑塘,建设集民宿、餐饮、娱乐、采摘、农业科普为一体的大浪口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乡村治理向上向善。30个行政村充分利用土改红利,积极筹措多方资金,将腾退出的土地建成了村民大礼堂、四点半课堂、文体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服设施;时常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饺子宴”、扭秧歌、戏曲表演等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定期举办“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五美庭院”“好乡贤”评选等多样活动,倡树文明新风和良好家风,涌现出了一批像村民王超红不畏严寒跳河救人的模范人物,在全镇不断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赵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规划办精心探索,支书用心碰硬,副职尽心到位,正职公心顶压”的“四心”理念,扎实推进农村自建房规范管理工作,精心打造一批彰显水墨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风格建筑和惬意家园,为建设“净美、和美、富美”乡村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基赋能。(张雪岩 李璐)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