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牟县发挥“德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先导和教化作用,创新实施德治“四项工程”,努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形成道德实践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新模式。
以规立德 淳民风
“在理事堂待客,经济实惠不浪费,同样的菜品,一桌菜的价格与酒店相比,至少省一半儿钱。”东风路街道大潘庄村村内分设红白事理事堂,婚事提前介入,白事第一时间上门,使辖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减少办”蔚然成风。
青年路街道明山庙村“之凤说和团”组织辖区各类乡贤、能人担任调解员,对村里“法律管不到、村民很反感”的事情进行评理、劝说,大到民事纠纷,小到婆媳不和,他们主动登门做思想工作,架起群众相互解纷息争的连心桥。截至目前,之凤说和团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6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2021年以来,中牟县连续四年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大行动”,强化“德治+自治”,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基层,实现了全县238个行政村“一约五会”全覆盖,倡导“一会一年一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疑难问题,在倡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行崇德 树新风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树立对外良好形象,2024年初,中牟县创新开展“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争做社会好公民、争做单位好职工、争做家庭好成员、争做网上好网民。2018年以来,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深入推进,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蓝天地摊儿”讲应急救援知识、防溺水常识;“赶考路上有我”激发中牟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强基工程”凝聚文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磅礴力量;“四送一助力”和县乡村三级联动文明实践周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共融共创方兴未艾;部分实践所(站)围绕传统节日开展投壶射柳、时空信箱活动备受群众青睐。
截至目前,中牟县实现了县乡村三级中心(所、站)全覆盖,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1+2+13+238+9”文明实践矩阵,形成上下一体的组织体系和三级书记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基层文明实践正朝着“阵地建设‘强’起来,文明实践‘活’起来,志愿服务‘暖’起来,文明新风‘吹’起来”的方向迈进……
以文养德 润文明
“上尊老,下爱幼,夫妻和,邻里睦,万事兴。”在万滩镇七里店村,每家都有自家的家风家训。无独有偶,姚家镇自编自演的快板《姚家家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引导群众培育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广惠街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暖人心,积分兑换聚人气活动,依托网格化治理,在“惠生活·惠积分”小程序上发布招募志愿者信息和志愿服务内容,通过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积分,形成了“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关爱回馈”的良性循环机制。
青年路街道探索孝善治理新模式,明山庙村每年重阳节邀请村内300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举办“百叟宴”,并借助百叟宴表彰“好儿女”“幸福家庭”;东风路街道孟庄村发挥孝善理事会作用,每月为60岁以上党员、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送蛋糕;郭庄村每年重阳节举行孝老爱亲活动,全村老人和子女欢聚一堂,子女为老人梳头、洗脚、揉肩、捶背……各项文明活动的开展,促进群众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以评树德 展形象
中牟县坚持“培、选、立、传、管”典型培树机制,深入推进典型选树活动,倡树社会正能量。2024年3月19日,中牟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为2023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移风易俗好榜样李志超,河南省“乡村光荣榜”群众组织好会长邵会山佩戴绶带并举行挂牌活动。2023年中牟县评选表彰县级乡村光荣榜86人,其中42人上榜郑州市乡村光荣榜,4人上榜河南省乡村光荣榜,3人上榜河南省十佳乡村光荣榜。通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9年来,已有2577户跃入县级以上文明家庭,312人荣获中牟县文明市民。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4人获评中国好人,7人获评河南好人、11人获评郑州市道德模范及提名,11人获评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
近年来,中牟县从政治嘉许、健康关怀、节日慰问等方面落实、推广礼遇关爱政策,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今年4月,中牟县为辖区中国好人、河南好人等先进典型颁发榜样人物礼遇卡76张,可免费游览绿博园,乘坐县域公交车。
如今,中牟县在德治引领基层治理中凝聚发展动力,走出了一条文明实践、文化传承、典型礼遇、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