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20日电 “我就想把这字写好,让村里人都看看,咱农民也能写出好字来。”走进开封市杞县葛岗镇熬盐屯村的村民任化祯的小屋,一股墨香扑面而来,墙上挂着几幅楷书条幅,每一笔都显得苍劲有力,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任化祯,一个地道的庄稼人,中等身材,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双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但他的眼神里,却闪烁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我们一家6口人,兄妹4个,我是老大。弟弟妹妹还都在上学,而父母都在种地,全家就指望着我去挣钱养家。”从小就喜欢写字的任化祯,由于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便外出务工,当起了家庭的顶梁柱。面对生活的压力,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却不忘读帖练字。结婚生子后,生活的重担让他喘不过气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书法梦。他说:“一个人哪能没个盼头呢?心里有了盼头,就得使劲儿去守、去等,守住了、等来了,才能走得更远、过得更好。
就这样,任化祯一边打工一边练字,一边还照顾着自己的小家。虽然忙了点、累了点、苦了点,但心里却是满足和充实的。时光悠悠,日子就这样细水长流般缓缓流淌。突然有一天,家里人告知任化祯,母亲病倒了的消息。于是,任化祯急忙赶回家中,照顾伺候母亲,陪在老人身边行孝尽孝。
在侍候患病母亲的10多年里,任化祯除了悉心照料母亲,他也从未放弃过练字的信念。这种甘于吃苦受累、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让他的书法技艺日益精进。与此同时,他还结识了很多书法爱好者,通过交流学习,他发现自己以前走了不少弯路。为了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他毅然决定拜书法名家郭思源为师。在郭思源的指导下,他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
任化祯的书法作品先后在河南省多届群众书法作品展中获奖或入展,并先后成为开封市书法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面对这些荣誉,他谦虚地说:“我离书法家的名头还差得远呢,还得继续下功夫学,努力往深了钻,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
书法,给了任化祯自信和力量,让他在练习书法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开心和平静。他的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如今,任化祯已经成为当地农民书法家的代表,实现了从辛勤的农人到优雅的书法家的身份转变。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农民书法家笔耕不辍,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刘慧敏 邢建光/文 汤凤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