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22日电 “大堤坝建好了,再下暴雨,俺一家人不用提心吊胆想着往山上跑了。”22日,在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小集村“以工代赈”项目现场,村民们纷纷谈论着。

图为省市县镇四级领导和监理方巡察施工情况。张小月 摄
据了解,小集村“以工代赈”项目用的是中央及省级财政衔接资金,主要用于建设675米浆砌石挡墙及护坡,并硬化2000米道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小集村就在沿蛇尾河流域人工建设了一座防洪石堤。由于常年受洪水冲击,石堤多处出现缺口,遇到雨季,沿河百姓安全和财产受到威胁。虽然该村组建了防洪抗洪突击队,但是群众的“急难愁盼”始终牵动着当地政府的心。通过多方努力,该村终于争取到了“以工代赈”项目,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项目开工前,双龙镇党委政府深入解读“以工代赈”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施工,千方百计为群众创造就业岗位,并优先保证监测户就业增收。同时,将劳务报酬发放作为项目监管重点,充分做好劳务报酬发放前的审核公示。通过核对银行转账记录、电话查询等方式,对劳务报酬发放情况进行一对一核实。目前,项目共用人工90余人,受益群众118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75万元。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也成了小集村招商引资的招牌。南阳樱园现代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看中了小集村的丰富劳动力,与小集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建设百亩车厘子基地。随着项目落地,土地变资产,农民成工人。当地群众学了先进农业技术和营销方法,腰包鼓了,乡村振兴劲头更足了。(刘剑飞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