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8日电 (经晓佳 杨宜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下简称《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年多来,我国期货市场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期货和衍生品交易行为更加规范、市场交易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更加有效维护、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制度体系更加完整。
9月7日,由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办的2023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启。针对加强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适用,论坛举行了期货法治建设分论坛,邀请到众多从业大咖、专家学者共同讨论热门议题。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敏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律制度以及法律适用规则的完善,让市场有了更充分的法治保障,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使得期货市场法律纠纷大量减少,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晓明在致辞中表示,一年来,各期货交易场所、期货业协会、衍生品交易场所、衍生品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积极开展自律规则的立、改、废等工作,场内及场外市场的基础规则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为各项市场业务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引,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明确了自律要求,有力地夯实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律体系的基础。
“随着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强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适用,已成为当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治建设的重心。”王晓明说,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实践的迅速发展,以及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实施,对期货市场法律适用规则的完善提出了新的命题。期待期货市场法律适用规则不断健全和完善,为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吴弘表示,配置资源功能不仅是对期货工具热闹一时的理论创新,也是正本清源,更是期货行业需要长期坚持的实践方案和价值导向。
“期货工具的法定功能聚焦于有力发挥期货交易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作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运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服务经济金融安全稳定,是有效市场体系组成部分,分配资源的主场。”吴弘说。
中国期货业协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陆文山认为,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法律性质、基本定位总体相同,二者深度融合、功能互补、紧密相连,共同构成统一的大市场。期货和衍生品法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统筹考虑两个市场,在系统规定期货交易、结算与交割等期货市场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将衍生品交易纳入法律调整范围。配套制度的完善也应当统筹考虑两个市场,系统规定各项法律适用标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