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5日电 9月3日,在河南省尉氏县古塔广场周末“古塔坠子角”,一群河南坠子传承人,用曲腔优美、节奏明快的说唱为全县戏曲爱好者,奉献了一场地方戏曲大餐,现场观众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叫好声。
河南坠子是用河南方言说唱表演的艺术,2006年5月,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它唱腔优美、豫味浓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南坠子的生存发展遇到空前困难,艺人锐减,演出很少,急需扶持与保护。
如今,在古塔广场义务演出的是尉氏县红光坠子说唱团,全团演员大多数是残疾人,他们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用一腔热血和执着,以实际行动肩负起传承、发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努力把这个稀有地方戏曲艺术弘扬光大。
2016年6月,尉氏县河南坠子仅有30余名传承人在县文化馆帮助下,决定每周六下午在尉氏古塔广场定期为广大群众进行义务演出活动。截至目前,他们以乐观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已演出200多场次,观众达10万余人次。期间,他们还活跃在县人民广场、青霞广场及全县各敬老院进行定期义务演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受到上级文化部门的高度赞扬。
目前,“古塔坠子角”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尉氏县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大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他们在唱好传统剧目的同时,还配合党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政策编排演出了《党的关怀似春风》,《瓜乡人家》,《我们万众一心抗疫情》等一大批新作品,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文图/尉氏县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