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30日电 (李海珠)4月30日,欧美同学会第四届“双创”大赛航空航天卫星产业赛区(河南郑州航空港)启动仪式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启幕,旨在凝聚全球高层次人才,推动航空航天卫星领域高科技创新项目落地转化。

“‘双创’大赛的‘创新浓度’和‘辐射效应’不断提升,成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与国内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在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看来,该赛事与郑州航空港区的创新驱动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区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战略引领,锚定航空航天产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聚焦航空航天卫星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核心赛道,全力培育飞行模拟器研发制造、卫星研发制造、北斗导航终端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制造、无人机制造等一系列项目,致力于打造独具河南特色的航空航天卫星产业新高地。
当日发布会通报称,本次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创业组,分别设立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共设置奖金174万元。在赛程安排上,成功评选为航空航天卫星赛区的创意组、创业组各3个一等奖项目,将于10月至11月参加全国总决赛。
为激发创业者参赛热情,推动获奖项目顺利落地,郑州航空港区特别发布多项激励政策。
如,本次大赛落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非载人无人机等飞行器的整机研发、制造维修和运营服务类低空经济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落户奖励和实际生产奖励;设立5亿元天使基金和5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落地项目可申请资金资助,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产业链优势地位及核心竞争力的获奖项目,可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大赛获奖落地项目主参赛人,符合条件的,给予“中原特区人才”待遇;对落地大赛获奖项目新引进或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按照规定给予购房补贴;大赛获奖项目半年内在航空港区注册公司并符合认定标准的,给予最高3年、面积500平方米的创业空间支持。
“作为在郑州航空港区创业发展的亲历者,很荣幸能与郑州航空港区共同发展成长。”留学人员代表、源创基因创始人兼董事长赵辉在受访时表示,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郑州航空港区的四大支柱型产业之一,希望本次“双创”大赛能够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助力航空航天产业蓬勃发展。
据介绍,欧美同学会“双创”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吸引4000余个留学人员科创项目参赛。本次大赛以“海归智汇新时代、聚力创赢新发展”为主题,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河南欧美同学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