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同心中原 > 正文 >

河南光山:以文化润人心 画出最美同心圆

  • 2024年10月04日 16:1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10月4日电   河南省光山县是司马光的出生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千古流传。近年来,光山县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根亲文化、非遗文化等优势,发挥文化浸润引领作用,激发统战工作新动能,推动统战工作实现新发展。

  红色文化:代代相传的底色

  光山县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大别山精神的发祥地之一。这片古老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有“红色土地”“文化厚地”之称,现存有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会址、花山寨长征文化公园、五虎岔羊战斗纪念地等红色景点。

  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掘本土革命文化,组织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等在花山寨会议旧址谱写以“传承红色基因与红色精神”为主题的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剧本,将接地气的地方民风民俗、文化符号等与场景体验、人物角色扮演等崭新互动形式相结合,创新构建红色研学文旅与实践教育系统,开创了“统战+红色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新模式。

  根亲文化:连心共荣的桥梁

  进工厂,听见机器轰鸣,生产红红火火;看乡村,小桥流水,物阜民丰,美丽乡村图景宜人;走社区,花团锦簇,幸福生活比蜜甜……连日来,回到光山“老家”的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党委书记朱仁斌目不暇接。

  “没想到老家发展得这么好,老乡的生活幸福安康,我打心眼里高兴!”与朱仁斌有同感的还有回到家乡的500多名根亲。

  为充分挖掘“大根亲”资源,助力招商引资,光山县委统战部联合县委办、县工商联等部门以“根系光山 荣归故里”为主题,邀请“下江南”光山移民根亲、异地商会客商、企业家、学子和姓氏宗亲恳亲代表返乡参加光山县首届根亲文化节,借助根亲文化优势,架起对外交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根亲桥梁,研讨会上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35.97亿元。500多名根亲相继返乡就业创业,“根”文化在凝聚人心和发展合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非遗文化:历久弥新的瑰宝

  光山花鼓戏,是由豫南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汉族戏曲剧种,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目前光山县现有非遗项目81项,其中花鼓戏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

  近年来,光山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大街小巷中的花鼓戏,梨花樱花树下的皮影戏,装点新春的非遗剪纸,老村落中的相思伞工坊……非遗文化节目和产品日渐成为各族群众的“心头好”,光山县委统战部先后组织各族群众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非遗文化节目展演和体验活动300多场。(光山县委统战部供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