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8日电 金秋时节,嵩县陆浑湖风景区,碧波荡漾、天水一色,上千只白鹭或立于湖边湿地或翱翔于天空,形成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游览。

“我在网上看到这里能站在水上拍照片,就过来亲身感受一下,景色很美。”一位前来观光的游客说。
陆浑湖属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4200多公顷,沿湖人文资源丰富。近年来,嵩县依托陆浑湖资源,制定“融湖”发展战略,文旅新业态布局,先后实施环湖片区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34.3亿元,完成了12公里环湖乐道建设,配套生态停车场30余处,打造了“迷雾森林”、牛寨“小洱海”等网红打卡地,引入王老三烧鸡、上房揭瓦茶饮、知木牛饮、李总家的鱼等特色餐饮业态,实现“路、景、村”融会贯通,探索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牛寨村是当年修建陆浑水库时后靠的移民村,随着融湖开发,文化植入、亮点打造、业态布局,让当地群众受益不少。“现在俺们村可美了,路修宽了,路边还种了很多花,墙上也画了牡丹画,出来门就像进公园一样美,游客多时,我每天开游船能挣到三四百元。”陆浑镇牛寨村商户付香玲说。
“这是磨子,是祖辈们加工粮食用的,磨出的面可以蒸馍、做饭。这是做陶瓷碗的作坊,已经消失。”在陆浑饭坡沙坡农耕文化园,九三学社社员、嵩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农耕文化园创始人王现贞说,他的梦想就是厚植民俗文化,传承历史文脉。

南庄村里有一个闲置30多年的老房子,经过整修,采用原生态、老物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艺术、田园、康养、旅游融合的综合体产业,节假日可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成为热门打卡地。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建好民俗景观,保护好原生态,让乡村美起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嵩县新联会副会长,里仁花海景区负责人罗飞对丰富乡村文旅新业态的做法充满期待。
一湖碧水千年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年1-8月,嵩县先后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文化惠民、非遗展演等活动160余场次,接待游客总人数96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2%和9%。仅陆浑镇牛寨村的中原“小洱海”,每天有2000多人前来游玩,节假日游客能达到5000多人。从“山城”向“湖城”,从“养湖、观湖”到“享湖、品湖”,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
水有灵气,鸟有羽翼,人有活力。碧波万顷的湖水浸润着沿湖群众的美好生活,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前不久,嵩县县委统战部、工商联组织39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络代表人士、民营企业家,观摩考察环陆浑融湖开发,近距离感受“山城”向“湖城”转变的同时,出主意、提建议、献计策。
“产业兴、城乡美、民生乐,融湖发展为民营企业家、新阶层人士提供了广阔舞台,他们将发挥人脉广、渠道多、能量大的优势,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环湖片区集聚,引荐优秀项目和人才向嵩县汇聚,以创新之举和奋进之势,助推宜居宜业、和美嵩县建设。”嵩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史志锋说。
目前,嵩县已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建立乡镇(园区)商会17个,行业商协会24个,举办电商平台经济培训、IP文化专题学习讲座、惠企政策宣讲25场。随着环陆浑湖东线13家文旅新业态集中揭牌运营,“嵩州明月明·乡约湖城东”风口产业发展乡情恳谈会活动的举办,全县社会各界优秀创业人才欢聚一堂,深入交流融湖发展,共谋湖城振兴幸福新愿景。(杨大勇 樊晓娟 陈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