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同心中原 > 正文 >

河南嵩县:“土专家”种出“金疙瘩”

  • 2024年08月23日 15:3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同心中原•故事会)河南嵩县:“土专家”种出“金疙瘩”

  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23日电   “羊肚菌上种甜瓜,循环农业新玩法。四月菌、六月瓜、八月香菇连着茬,棚不闲、效益佳,庄稼地种出‘金疙瘩’。”在河南省嵩县食用菌种植行业提起石灵水那可是响当当的“土专家”。

  近日,走进嵩县德亭镇段坪胡沟食用菌农业合作社新建的鸡油菌现代化种植大棚,一袋袋整齐排列的菌包上一簇簇鸡油菌像一把把小伞长势喜人,金灿灿的菌帽鲜嫩肥厚,菌香沁人。

  “7个大棚约10万袋菌包,一袋产鲜鸡油菌0.45公斤、每公斤市场价30多元、一次生产近5万公斤鲜菇,一年5次生长采摘期,菌子一茬接着一茬出,订单包销、收入十分可观。”该合作社负责人石灵水边采摘边介绍说。

  鸡油菌又名“黄金菇”,因颜色金黄而称“鸡油菌”。鸡油菌种植原料是农作物废料玉米秆、玉米芯、豆粕,经粉碎混合、翻堆、发酵、腐熟之后,形成有机复合肥料土壤,鸡油菌在这种复合菌棒上生长,可以说是变废为宝、绿色循环,即回收利用了有机废物,解决了秸秆焚烧环境污染,又实现了有机农业循环,降低了种植成本,发展空间很大。

图为石灵水在采摘鸡油菌。 嵩县县委统战部供图
图为石灵水在采摘鸡油菌。 嵩县县委统战部供图

  石灵水中专毕业后学了厨师,作为厨师,他十分看重食材生态优质,深知菌类提味的重要性,种植没有污染的食用菌成了他的梦想。2016年,石灵水返乡创业。

  “当初发展食用菌种植有两个考虑:一是嵩县食用菌声名远扬,市场潜力大;二是段坪村是传统农业村,小溪长流、林地茂密,野生菌类众多,是理想之地。”石灵水说,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由于缺乏技术,当年种植的食用菌几乎全部坏死,家人、朋友都劝他收手。

  “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干好!”石灵水不信“邪”。为学到种植技术,除了积极参加当地的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外,他还到黑龙江、河北、四川等地考察,请省真菌研究所专家指导,住在基地,钻研学习。经过努力,石灵水终于掌握了食用菌,尤其是黑木耳的栽培技术。2017年他精心种植的8万袋菌长菌率达99%,挣到了第一桶金,并注册了胡沟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的“食用菌”事业也渐渐地兴旺发展起来。2018年,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石灵水大胆探索出了“秸秆→赤松茸→黏玉米→羊肚菌”轮作种植模式,推广应用了灵芝、赤松茸、羊肚菌等品种,通过“基地+技术+农户”模式,带动6个乡镇发展食用菌产业2500余亩,助力100多户贫困户脱贫。

  2023年石灵水与河南省西甜瓜试验站、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联合在羊肚菌大棚种植产业的基础上,创新培育出了“羊肚菌—西甜瓜轮作高效种植新技术”生产出高品质、高营养“长在羊肚菌上的西甜瓜”。

  “羊肚菌—西甜瓜轮作种植”落地生根,既盘活了食用菌大棚夏季闲置资源,实现了“一地多用”,也为高效农业发展增添了“新模式”。

  “一季菌、一茬瓜,棚不闲、效益佳,这就是高效循环农业。”河南省西甜瓜试验站站长、研究员段爱菊说。

  嵩县是食用菌种植大县,种植面积达10多万亩。今年7月,第二届省市菌瓜轮作高效种植观摩交流会在野狐沟食用菌种植基地举办,也让“乡土专家”石灵水的名声越来越大,在他的合作社里安排有长期和季节性农民工3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年光工资一项开支30多万元。

  52岁的村民王建武介绍:“俺家就在这附近村,我在胡沟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已经干了5年多,每月保底收入4000元,还学会了种植技术。”

  从“门外汉”到“老把式”,从“返乡创业”到“种植能手“。10年来,石灵水把一个个小菌棒变成了一把把“致富伞”。

  而作为“洛阳市优秀乡贤”、“嵩县食用菌协会会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工商联重点扶持人才”的石灵水则表示:“我的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嵩县工商联经常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并在技术引进、产品销售等方面都给了很大帮助。”

  嵩县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通过实施“引凤还巢”工程,以“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创新服务、示范带动”引导乡贤返乡创办,先后建起龙头企业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家庭农场21家,示范带动23.5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我要利用自己掌握的新技能,引导更多的群众发展高效农业,增收致富。”石灵水说,下一步他将继续逐步引进新品种、好项目,在当地推广应用,让传统农业产生更大效益。(杨大勇 樊晓娟 陈金中)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