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同心中原 > 正文 >

河南孟州:“四聚力”为民营经济添活力

  • 2024年07月03日 16:2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3日电 (杨大勇 经晓佳)“聚力打造‘重商氛围浓’的社会生态,让民营经济位置更突出;聚力打造‘综合实力强’的企业生态,让民营经济根基更稳固;聚力打造‘科创水平高’的创新生态,让民营经济活力更充足;聚力打造‘服务效能好’的政商生态,让民营经济环境更舒心。”

  7月3日,由河南省委统战部主办的新闻媒体“走民企 看发展 提信心”系列采访活动走进孟州,孟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周新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四聚力”正为孟州民营经济不断添活力。

  “聚力打造‘重商氛围浓’的社会生态,我们秉持‘自己人’的思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周新强介绍,孟州在核心地段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孟州市商会服务中心,投入200余万元,增加编制15名,整合统战部、科技局和工信局服务企业力量合署办公。中心承担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办公室职能,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问题。2023年,该中心共收集问题284个,问题解决率达100%。

  结合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特点,孟州通过开展“青蓝接力”行动,为企业代际传承持续赋能。2023年以来,该市共组织外出学习百余人次,推荐参加省级以上培训4人次,开展“同心圆桌会”“青蓝茶话会”、专家讲座等活动8期。

  同时,孟州还建立季度沙龙、“政企面对面”、惠企政策解读、法律服务管家、企业家关爱“五项机制”,为298家企业解决资金需求12.3亿元。积极探索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新模式,57项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2023年,孟州市争取惠企资金8570万元,通过该模式兑现奖补直达资金3698.76万元。

  “聚力打造‘综合实力强’的企业生态,我们实施民企体量、能级、效率‘三个倍增’计划,让民企梯队顶部更高、中部更壮、基础更实。”周新强表示,为推动优质民企向冠军企业迈进,该市强力推进大企业集团为引领、规模以上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中小微企业为基础、上市企业为突破的“添翼计划”。

  通过“添翼计划”的实施,该市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壮大。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5000余户,较2022年底增长16.7%;新增规上企业25家,新增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10家,皓泽电子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内凯思入选省级智能工厂、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中原内配入选全省工业领域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

  “聚力打造‘科创水平高’的创新生态,我们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创体系。”周新强介绍,该市通过实施“产业领军人才、精英人才”创业计划,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6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6名。2023年引入135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全部落实事业编制,为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人才发放补贴资金195万元,为孟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孟州不仅帮助企业搭建高能级研发平台,还对接一批院校地深入交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实施,推动孟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3.46%,居焦作市第2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5家、72家,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原内配和撒尔夫(河南)农化有限公司的5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原吉凯恩公司的5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豫之星等3家企业获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总数达36家。

  “聚力打造‘服务效能好’的政商生态,孟州开通26个涉企部门‘局长直通车’,率先构建‘12+274’乡村双覆盖县域金融助企服务体系,为266家企业解决资金需求10.88亿元,发放信用贷款20.79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1.32亿元。”周新强表示,该市还创新实施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为37个市重点项目分配“项目首席服务员”,配备代办专员16名,帮办专员8名,37个市重点手续办结率100%。

  “四聚力”的实施,为孟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如今,孟州集聚规上企业84家,培育中原内配、隆丰皮草、广济药业、飞孟金刚石四个世界冠军,是全球最大的气缸套、羊剪绒、核黄素、多晶树脂金刚石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2021年,该市被评为首批“河南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市、区)”,为焦作市唯一;连续两年入选“全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