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河南新闻2月2日电 “吃饭有人管,生活有人照料,价格也不贵,感觉比在家里还美。”春节临近,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西关社区医养结合中心,中央餐厅、娱乐活动大厅、棋牌室、康复大厅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每个房间都配有独立卫生间、淋浴间、中心供氧装置、紧急呼叫系统、负压吸引装置等,住在这里的老人“足不出院”就能享受养老、护理、就餐、医疗、康复、急救等各类服务。
87岁的老人郭云对西关社区医养结合中心的“一站式”服务表示满意:“自打住进医养结合中心,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养老服务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去年以来,嵩县在开展“健康嵩县”邻里中心建设活动中,听民声、解民忧、顺民意,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着重做好养老医疗服务等民生实事,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在家门口轻松享受“四位一体”“一站式”养老服务。
西关社区医养结合中心是嵩县服务关爱老年人的缩影。和西关社区医养结合中心一样,饭坡镇洛沟村养老服务站里的老年人也在爱心人士的关爱下安享着晚年。
“住在这里吃得好,穿得好,环境也好,恁都不用惦记!”在嵩县饭坡镇洛沟村养老服务站,75岁的王克理老人看着新屋子也表示很满意。
据了解,洛沟村养老服务站是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建起的。服务站按照“村级补贴、社会捐助、村民自费、基金配套”的模式进行运营,70多岁以上老人可以在养老服务站免费就餐。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乡村振兴不能忘记老人。”洛沟村党支部书记张齐明是村里养老服务站的热心人,也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者。他介绍,光是村民自愿捐款就达数万余元。
不同于洛沟村,坐落在白云山脚下的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越来越多的老宅老院被改造成兼具传统风貌和时尚调性的民宿养老院,吸引了大批城市离退休老人到这里居住养老。为了满足群众养老需求,天桥沟村通过集中养老、灵活服务,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既可选择日间照料,也能满足吃住全托,收费标准不同,保本微利运营,老人满意,家人放心。”天桥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瑶瑶如是介绍。
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天桥沟村还通过村企结对帮扶,开办自驾游营地,以集体经济收入扶持养老产业发展。
“大河有水小河满,产业发展了,集体有钱了,公共服务才能越办越红火。”张瑶瑶说,去年村里举办孝老文化节,好多人捐款捐物,村集体合作社也购置了价值2万元的生活用品发放给老人,老人们高兴,其他村民也高兴。
据了解,按照“村集体筹建、集中式养老、公益性运营、灵活性服务”的原则,嵩县目前共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村级养老等服务机构及设施212处,其中新建农村养老服务站65个,养老服务设施床位4430张。家门口的“幸福互助养老家园”使更多的老年人实现了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村级养老服务站”不仅让老人们得到全方位的关怀,也为村里家中有老人的青壮劳力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就近就业问题,实现了老人舒心、家人放心、政府安心的良好效果。据嵩县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嵩县开展敬老、孝老、爱老义诊捐助活动200多场,为30000多名乡村老人开展优质服务,并送去了社会各界关怀,唱响了民族团结“和谐曲”, 敲开了养老服务“幸福门”。(嵩县县委统战部 樊晓娟 陈金中/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