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同心中原 > 正文 >

聚力量、谋发展 洛阳市嵩县讲好乡里“统战故事”

  • 2024年01月08日 14:3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8日电 “文化广场建成了,村里环境变美了!外出务工的年青人回来了,村里土地都种上小麦、中药材,我还办起了养牛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里人气越来越旺,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岁末冬至,走进河南省嵩县饭坡镇汪城村,笔直宽敞的水泥路穿街而过,灰瓦白墙,屋舍俨然,一个干净美丽的小山村映入眼帘,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杨来斌感觉到自家的日子是越来越美了。

图为美丽乡村建设。李清竹 摄
汪城村部分村貌。李清竹 摄

  看到村里的变化,汪城村党支部书记崔书利感慨万端,用他自己的话说:“汪城村群众心里的变化,源于全村干群同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奋斗结果,也是干部群众画好发展“同心圆。促进“共发展”的缩影。“当初,村里规划环境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但苦于缺少资金,于是村委会就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群众建言献策。”

  经过收集群众建议意见,村委会决定成立”村民理事会“,开启“民主管理模式”以有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干”为原则,采取三项措施进行村务民主管理。

  一是由群众自己规划,村支部引领,广泛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返乡乡贤人才、脱贫致富能手、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工匠代表等组成村庄建设智囊团,先后规划出乡村市集、铸鼎台广场、法制长廊、不老泉、村民议事角、养生茶坊、微景观等乡村旅游景点,并得到村民一致认可。

  二是让群众自己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动员,让群众的思想认识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建设中,乡贤代表带头捐物,群众积极响应,激发村民活力,同频共振建家院,累计收到老磨盘、老碾盘、老石墩等物件43件,征集到老砖、老瓦等8000余块。

  三是由群众自己筹工,组织村里老泥工、老瓦工、老木匠等,依托汪城文化底蕴,用老工匠的传统工艺做法建设自己的村庄,累计免费出工时183个,微景观、不老泉、议事角、铸鼎台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画等与村庄整体脉络肌理浑然一体,再现汪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别具一格的风貌。

  “乡村建设中,我们充分发挥民生,明确议事场所,做到大事集中商议、小事村民自议。每月开展一次民风评议、村庄清洁曝光行动,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监督,初步实行了“群众的事情,群众议、群众干、群众管”,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汪城村党支部书记崔书利说。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返乡创业乡贤杨来斌2022年在县乡扶持政策的鼓励下,回到村里办起了养牛场,自己致富还招用村民到场里务工,听说村里要规划建设,他带头捐款,积极参与,他说:“水是家乡甜,月是故乡明,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乡美,村里环境好了,生活幸福了,创业更有激情了,可以说是安居乐业了。”

  “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通过科学规划发展,干群汪城村人居环境改善了,变成了宜居宜业、和美家园。乡村建设,不仅以民为主、为民而建、有民管理,推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双赢,而且搭建了营商环境新高地,厚植乡土人才发展沃土,外出务工的年青人也纷纷返乡创业,带回了技术、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培育出汪城桑蚕、汪城香菇、汪城羊肚菌、汪城芦笋、汪城鹌鹑、汪城肉牛、汪城皂角等“汪城七宝”,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全村360余户群众从事特色种养产业,人均收入达到14000元。

  嵩县县委统战部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嵩县以“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宣传教育、产业发展”为主题,将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改善民生与民族团结学习教育相互融合,凝聚力量、共同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促来讲好乡里“统战故事”,让乡村村美人和,架起了团结沟通桥梁,增强了共同体意识,使群众共同奋斗的观念越来越强,资源越盘越多,腰包越来越鼓,实现了“富脑袋”与“富口袋”,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绘就出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嵩县县委统战部 樊晓娟 陈金中)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