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14日电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围绕聚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创新实践,紧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成长环境,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健康发展。

优化政务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位于新野县的南阳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从乡镇搬迁到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该公司总经理郭瑞透露,从项目立项到完成土地供应、规划设计、证照办理等事项用时21天,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52天,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达产的建设目标。
能让企业在短期内完成搬迁、征地建设、开工生产,得益于新野县优质的政务环境。该县锚定“六最”营商环境目标,迭代升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创新推行“交房即发证”“拿地即开工”“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免费邮寄”等举措,全县2126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率达99.5%,无差别综合受理率达83%,所需材料、办理环节压缩比均在50%以上,办理时限压减92%以上,企业开办常态化实现“零成本4小时办结”,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时限不超过31天、提速60%以上。
此外,该县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也让当地群众赞不绝口,该县新犇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邹文彬说,农行发放的1000万元贷款不光解决了个人养殖场的问题,也切切实实为120多户养牛户提供了牛源、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还为公司屠宰、销售等多板块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备足了发展后劲。
据悉,为解决困扰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该县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创新“微银团”融资模式,纵深推进“银税互动”“金融沙龙”等活动,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注入金融活水。今年,该县先后为1300余家小微企业授信27.63亿元,“银税贷”产品贷款规模4.12亿元,为新正方科技、金辉聚合等40多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4.7亿元、融资担保11.6亿元,办理贷款展期、延期、无还本续贷9.6亿元。
优化法治环境,提升司法服务能力
为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助推企业合规健康发展,新野县通过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涉企检查部门清单》《重点监管事项清单》等3个清单,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动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实施中小微企业法治“护苗行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行柔性执法暂行办法》《市场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执法与普法并行,着力构建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服务型执法体系。
今年以来,该县共开展首违不罚行政约谈26场次、约谈企业37家,采取首违不罚改正问题65项、免罚金额达357.6万元。累计开展涉企普法宣传2000余次,无偿提供法律援助76次,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达100%。
优化成长环境,调动企业家内生动力
新野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力培养讲政治、会经营、有责任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依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投资130万元打造“民营经济人士之家”、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理想信念基地和企业家学院。围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等“高新精尖”知识,组织企业参加高校研修班、“宛商大讲堂”培训300余人次,举办“格局屏天下·新野企业家学院”培训2600余人次,全面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
同时,设立民营经济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电商普及应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该县扎实推进“新野英才”工程,持续深化与南阳理工学院等产学研合作,强力推进“千企升级”行动。先后引进科技创新人才268人、产业领军人才8人。2022年,该县被评为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此外,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对全县制造业头雁企业、纳税突出贡献企业、优秀企业等进行表彰奖励,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新野县已连续两年进入河南省营商环境先进县行列,并成功获得河南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在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方面,新野县一直在路上。(齐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