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作者 赵晖 常玲爽 菅启涵)“此轮降温降水对小麦影响不大,但仍需要进行冬灌,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近日,豫北地区出现断崖式降温,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区域推广站站长、党外知识分子武贵州及时前往二安镇晁小寨村的“科技小院”。他担心刚出苗的小麦遭受冻害,要第一时间给村里农户讲解冬季麦田管理措施。
晁小寨村的“科技小院”就设立在农户家的院子里,今年2月份在武贵州倡导、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成立,试点运行两个多月,受到农户欢迎。随后,内黄县石盘屯乡等乡镇也陆续成立了10余个“科技小院”。
“成立‘科技小院’,目的是更方便地向广大农户传授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武贵州介绍说,每个“科技小院”都有县农技站科技人员分工负责,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播种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会及时到“科技小院”向广大农户讲解保墒保苗、防涝抗旱等农业技术。

今年7月份,豫北地区出现持续多日的晴热高温天气,部分农田墒情受损,玉米、谷物等农作物出现卷叶弯头现象。武贵州带领农技人员分散到各个乡镇,把农户召集到“科技小院”里,给大家讲解高温天气下如何科学灌溉,如何精准喷药防虫。
“科技小院”的知识传授并不局限在农户的院子里,田间地头也是科技人员的“主战场”。
内黄县是辣椒种植大县,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约20万亩,是很多农户依赖的产业项目。高温天气那段时间,正是辣椒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如果把握不好灌溉技术,极易导致烂根黄叶。
武贵州和技术人员顶着烈日蹲在辣椒地里,指导农户使用新型水肥一体化管控技术,实现精准滴灌,既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又提高了灌溉施肥效果。
今年9月份,武贵州带着“科技小院”的技术人员入户走访,发放花生管理“明白卡”,里面详细记录了药物配比、施肥时机,把看起来“高大上”的农业技术变成了“接地气”的种植小技巧,便于农户学习操作。
农忙时节是“科技小院”最热闹的时候,每到这时,武贵州总会带着农技人员分散到各个村子,和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小院大门天天敞开着,农户有问题就来问:苗有啥病?该施啥肥?浇水时机对不对?
谈起“科技小院”,农户纷纷竖起大拇指:“这种零门槛、零距离、零费用的模式,是把科技‘种’进了咱老百姓的土地里。”
据了解,自今年2月份以来,分散在内黄各乡镇的十几个“科技小院”,已累计开展科技培训、科技课堂近百次,2000余人参与。
“目前,全县正在筹备设立50多个‘科技小院’,尽可能覆盖所有乡镇。”谈及未来打算,武贵州表示,“科技小院”将继续扩容升级,除了增加数量,还将邀请全国、全省知名相关专家前往授课指导,真正让前沿农业技术“植入”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