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者 杨大勇 杜伟)“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希望大家通过听讲和课后练习,深化对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的感悟。”4月17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学院文学院,一堂生动的网络书法课正在进行。网络另一端是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

镜头前,平顶山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张丰浩正在讲解书法练习技巧。通过张丰浩的电脑屏幕可以看到,这些“学生”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学龄前儿童。他们听得聚精会神,还时不时与张丰浩交流互动。
如此“跨洋网课”,是平顶山市“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缩影。
国画、民乐器弹奏、中文算术、中文写作、古诗赏析与诵读、剪纸、书法、木偶戏……自2020年,平顶山市侨办利用网络传播优势,让一场场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文化课“飘洋过海”,在传递着富有中原特色文化声音的同时,推动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为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提供了助力。

为把“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办得更好、更有特色,平顶山市整合了市教体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等25家单位资源,通过建立“两库一站一基地”确保活动开展。“平顶山市标识性文化资源库”提供内容支撑;“平顶山市侨办文化志愿者信息库”提供人才支持;依托平顶山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建立市级文化交流基地,为活动提供基础保障。
中文算术、古诗赏析与诵读、中文写作等独具特色的精品文化课,满足了海外华侨华人的不同需求。自2020年8月第一次网课开课以来,平顶山市侨办先后在加拿大、南非、印尼及英、美、韩等6个国家开设了文化志愿课堂,课程由8种逐步增加到32种,授课频次由每月一次增加到每周一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海外上网课850多小时,6000多名海外华人华侨及华裔学生受益。
平顶山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如今已有注册志愿者65人,众多热心市民也主动加入进来,这支志愿者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