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系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能导致截肢。数据显示,全球每20秒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因足部问题而失去肢体。然而,这并非不可避免的结局。糖尿病足的预防远胜于治疗,需要患者从日常点滴做起。
导致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下肢神经,导致感觉迟钝、麻木。患者可能感觉不到鞋子里的沙子、洗脚水过热、脚被磨破,小伤口无法被及时察觉,从而酿成大祸。二是下肢血管病变,高血糖会导致下肢动脉硬化、狭窄,造成足部血液供应严重不足,这使得组织修复能力极差,一个小伤口也难以愈合,极易感染、坏死。
预防糖尿病足,关键在于细致入微的日常护理。建议每位糖尿病患者将日常护理“七步曲”作为每日的“必修课”。
第一步:每日温水洗脚
每天用低于37℃的温水洗脚,用手肘或温度计试温,切忌用脚试温,因脚部感觉迟钝易烫伤。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缝。
第二步:仔细检查双足
养成每天在光线充足下检查双脚的习惯,包括脚底、脚趾缝和脚跟。查看有无破损、水泡、红肿、鸡眼、胼胝(老茧)或肤色、温度的改变。若眼睛不好或行动不便,可请家人帮忙或借助镜子。
第三步:保持足部皮肤滋润
洗脚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干裂。但注意脚趾缝间需保持干燥,避免涂抹,以防真菌感染。
第四步:正确修剪趾甲
应在洗脚后,趾甲变软时修剪。要平剪,避免剪得过深或伤及甲沟,不要用尖锐物清理甲缝。若有嵌甲、厚甲,应寻求专业医生处理。
第五步:选择舒适合适的鞋袜
鞋子要选择宽松、透气、鞋头宽圆的,最好在下午脚部略有肿胀时试穿。穿鞋前,务必伸手进去检查有无异物、线头。袜子应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质或羊毛袜,袜口要松,每日更换。
第六步:远离危险行为
严禁赤脚行走,即使是室内。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暖脚,不使用烤灯照射脚部。不要自行用鸡眼膏、刀片处理脚部的老茧或鸡眼,这极易导致感染和溃疡。
第七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戒烟!吸烟会急剧加重血管病变。可进行适度的散步等运动,休息时适当抬高下肢,并可从脚尖向上按摩小腿。
糖尿病足虽然可怕,但它是可防可控的。所有预防措施的基础,是长期、稳定地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只有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才能从根本上延缓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一旦发现足部出现任何破溃、水泡、肿胀、发凉、颜色变紫或变黑,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走路时小腿酸疼,休息后缓解),都必须立即前往医院糖尿病足专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切勿拖延。(郑州市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 白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