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23日电 (李海珠)健康河南,科普先行。8月22日,第七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报告厅举行。该大赛旨在通过科普教育、活动推广、跨界融合等创新举措,形成“创作、竞赛、转化、应用”的完整生态链,成为全国健康科普领域的重要品牌。当日,共有15部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展开最终角逐。

据介绍,本次大赛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日报社联合主办,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河健康报联合承办。
“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历经七载,始于爱好,兴于创新,成于氛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表示,大赛自2018年启动以来,河南省卫生健康工作者怀着科普热忱,以赛促练、不断创新。“导师制”“区域赛”“素养赛”连年升级,多地市、多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推动大赛形式持续拓展,使健康科普更全面、更多元、更贴近群众。
“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仅要依技,开好临床的小处方;更要依德,开好健康教育的大处方。”周勇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坚持预防为主,投身科普,担当守护健康之责;坚持公益为先,规范行为、抵制虚假信息;坚持贴近群众,将健康教育贯穿诊疗全程,推动知识转化为行为,助力每个人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据悉,本届大赛于3月26日正式启动,共有3524部作品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结合近年来群众关注的热点,大赛组委会创新设立“辟谣类”内容板块,为公众构筑科学认知的“防火墙”。同时,本届大赛涵盖全生命周期的15个核心健康主题,设置重点人群健康专场、食品营养与体重管理专场、中医时令与心理健康专场等五大主题专场展演,力求科普内容全面服务民生需求。

《无助之时破晓之间》《为“艾”发声:蚊虫叮咬不传艾》《科学护腰不迷路》……当日总决赛现场,选手们通过情景剧、演讲、脱口秀等多元形式,把健康知识“演”活、“讲”透。在选手们的生动演绎下,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让观众在笑声中记住健康要点。
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本次大赛创新采用双轨评审机制。评审团由9位权威健康科普专家和20位大众评审组成,分别从专业性和普及性两个维度进行评判。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和三等奖7名。

此外,当日总决赛结束后,第八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正式启动,未来,又将有一批怀揣着健康科普梦想的医务工作者为观众送上一场场笑声与掌声交织、知识与趣味并重的健康科普盛宴,助力全面推动健康知识普及,共同推动健康河南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