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4日电 (王士豪)近日,正值盛夏时节,气温攀升,医院泌尿外科门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也随之增多,引起不少网友广泛关注。
那究竟为何泌尿系结石被称为“夏天的病”?泌尿系结石都包含哪些?网传“喝硬水、补钙易致结石”是否科学?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许长宝就此进行了解读,为公众提供预防与治疗的专业建议。

“夏季泌尿系结石高发,与气候特点密切相关。”许长宝表示,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量显著增加,若水分补充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其中的草酸钙、尿酸等结晶易沉积,逐渐形成结石。此外,夏季人们往往偏好冰饮、啤酒及辛辣食物,这类饮食可能刺激泌尿系统,或导致尿液成分改变,加速结石形成。
许长宝进一步介绍称,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的统称,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其中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结石形成后可能引发腰痛、血尿、排尿困难,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尿路梗阻或感染。
针对网上“喝硬水易长结石”的说法,许长宝表示,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饮用硬水会直接导致泌尿系结石。人体对水中矿物质的吸收有限,只要保证每日饮水量充足,可有效降低结石风险。
而“补钙会导致结石”的传言也存在误区。许长宝指出,合理补钙并不会引发结石,反而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草酸的吸收。但需注意,过量服用钙剂可能增加结石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钙,优先通过牛奶、豆制品等天然食物摄取钙质。
哪些人更容易长结石呢?许长宝介绍,有泌尿系结石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长期饮水不足的人,由于尿液浓缩,也容易形成结石;患有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尿液成分异常,易引发结石;此外,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也可能增加结石的发病几率。
很多人认为得了结石就一定要手术,其实不然。许长宝表示,结石的治疗方式需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对于较小的结石,通过多喝水、适当运动等方式,有可能自行排出体外;对于无法自行排出的结石,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促进结石排出或溶解;而对于较大的、位置特殊的结石,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等。
许长宝提醒,预防泌尿系结石最关键的就是要多喝水,勤排尿。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通过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减少高嘌呤、高草酸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结石困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