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4日电 (夏青华)近日,有关气胸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那究竟什么是气胸?气胸发作前有哪些信号?哪些人群易得气胸?为此邀请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朱志杰进行解读。

图为朱志杰在接受采访。夏青华 摄
“气胸即胸腔内积气的状态,是空气进入胸膜腔引起的,大致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类。”朱志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胸一词听起来很陌生,其实,它还有一个更浅显易懂的俗称——“爆肺”,大家口中的“肺都气炸了”其实指的是自发性气胸。
朱志杰提醒,自发性气胸通常发生在没有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群中,主要是由于肺泡内压力升高导致肺泡壁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积气状态。外伤性气胸是指由于车祸、高处坠落等胸部外伤导致胸膜破裂所致。医源性气胸则是指在医疗操作如机械通气、胸腔穿刺过程中,因气压伤或不慎刺破胸膜肺组织而使气体进入胸膜腔所引起的气胸。

图为朱志杰在坐诊。夏青华 摄
“在日常就诊中,瘦高个年轻男性是自发性气胸的高发人群。”朱志杰说,此类人群由于胸廓发育比肺快,肺泡会因胸腔负压过度牵拉致囊壁变薄形成肺大疱,容易破裂发生气胸。除瘦高个年轻男性外,肺部慢性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患者和长期抽烟人群也是气胸高危人群。
朱志杰表示,临床中气胸患者最常见有三种症状,一是胸痛,二是胸闷憋气,三是刺激性干咳。“气胸引发的疼痛多为针刺样或闷胀性钝痛,可延伸至肩背部,且在深呼吸、咳嗽时加剧。如果病症进一步发作,可能会出现血液循环的障碍,呼吸的衰竭,甚至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
朱志杰强调,日常生活中预防大于治疗。戒烟、保持健康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都是预防自发性气胸的关键。气胸容易复发,一旦出现气胸复发,应及时就诊,以防病情加重而造成严重后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