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健康河南 > 正文 >

掌握控糖策略 科学应对糖尿病

  • 2024年11月14日 10:43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糖尿病存在患病率高且并发症多的特点,血糖控制也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不良的生活方式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根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及技能释义(2024版)》第17条释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烦渴多饮、多尿、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乏力。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口服75克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上任何情况之一的,都可诊断为糖尿病。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者,如果有两次以上的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当糖友们在生活中例行体检时,或自行血糖监测看到血糖升高时,心情就会立刻消沉下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我这两天甜食吃多了呢?或许是我这两天在外吃饭多了?或许是我这两天喝酒多了?还是我这段时间没活动了呢?应该不是病情加重了吧?也没有明显不适血糖怎么就高了呢?总会带着满腹的疑惑和焦虑去找医生调药去……

  糖友如何才能管好自己的血糖呢?今天教大家五点技巧,“多懂点、少吃点、多动点、勤查点、药用点”,以上五点若能掌握,不但可以控制糖尿病还可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1.多懂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要对糖尿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糖尿病的特点,即慢性、进展性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根治的方法,但如果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不仅可以控制糖尿病,还有可能缓解糖尿病。了解这些可以让患者擦亮眼睛避免不良信息、广告等诱导而走弯路。还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对疾病有全面正确认识,掌握家庭自测血糖的方法,做好血糖自我监测,加强自我健康管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不仅要单纯依赖药物降糖治病,更需要综合管理。所以糖尿病知识了解越多,越利于控制病情。

  2.少吃点:很多糖友认为少吃糖或甜食就是饮食控制了,而科学的控制饮食方法是要减少总能量,包括米面、肉蛋、油脂、水果、坚果等摄入量,即要全面多样又要合理控制,原则上是要粗细粮搭配谷类为主,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少量水果和坚果,限制油和盐。每位糖友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活动量、病情、生活习惯来合理饮食,最好找专业医护进行指导。例如:每天1个鸡蛋,1袋奶,2两瘦肉,鱼肉更好,3两豆腐,4两水果,5两主食,6两蔬菜,7、8分饱。这才是“少吃点”的意义所在。

  3.多动点:规律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改善血糖控制,提高胰岛敏感性,达到强身健体愉悦心情等功效。所以说“运动是良药”,不是一次要运动多长时间,而是要长期坚持运动习惯,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骑车、游泳、快走、慢跑、太极拳等,每周2次阻抗运动如弹力带、杠铃、俯卧撑、哑铃等,每周不少于5次运动,运动时注意避免低血糖,适宜心率为170-年龄。

  4.勤测点:糖友在生活中应该经常监测血糖,常用的方法有血糖仪、静脉采血、动态血糖监测。静脉采血需要在医院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实时观察血糖变化,血糖仪监测方便,糖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很多人认为没有症状就不用测这是错误理念,因为存在多数情况血糖很高甚至大于33.3mmol/L,却无明显症状;另外还可以因血糖过低出现低血糖昏迷等,所以要勤测血糖,避免急性并发症,同时还要定期复诊,进行病情相关监测,预防并发症。

  5.药用点:以上如果做到仍然血糖控制不佳时,需要用药来帮助降糖,不可道听途说、听信他人、自行买药,尤其是广告药,切忌将保健品当药吃,这就需要到糖尿病专科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用药。

  总之,糖尿病是一个需要综合管理的疾病,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掌握科学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自身健康。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供稿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靳素梅

审核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田晨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